03說反話式教育偏方,會帶來多少傷害?
56 歲的姜文,至今沒能擺脫媽媽的 “陰影”。
許知遠問他,你這么多年遭到最大的失敗是什么?
他說,沒跟母親把關系處好。
媽媽一直有種不高興的樣子。
她愛看戲,姜文就考了中戲,但媽媽啪地一聲把通知書扔下,說:
“你那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他給媽媽買房,但媽媽不肯搬去住。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而高興。”
姜文的媽媽,其實挺愛他的。
17 歲姜文想考中戲,媽媽沒有阻止,或者說演員沒前途。
她很開明,說你覺得好玩,就去考吧。
《紅高粱》火遍全國,媽媽沒有驕傲,高興。
她關注的是,兒子窩在缸里拍戲,多難受多委屈。
《圓桌派》里,姜文第一次提起媽媽過世的事情。
他說,老太太走前,還給我包了紅包。
里面還裝著外幣,鼓鼓的,快把信封撐破了。
但沒被母親正面認可的姜文,內心卻一直有些自卑。
楊瀾問過他:你的自信是不是源于你的自卑?
他承認說:“其實我非常自卑,大部分時間,我討厭我自己?!?
“這事兒怎么做成這樣了?我覺得還能再好一點。”
說反話式的教育偏方,本身就很傷人。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說,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父母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認定你是個壞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媽媽常說“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說你“真沒用”,那你就真沒用。
即使沒有明確說出口,
你也仍會接收到 “你不行,你很差” 的強烈暗示。
畢竟父母都不夸你,還有誰會認可你?
一直被反話打擊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走向極端。
容易對普通的話語過度敏感,產生防御;
或過度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配成功。
他們很可能會活得小心翼翼,只看得見自己身上的缺點。
工作還沒開始,就覺得自己大概率會失敗,被罵也是理所當然;
反正什么都做不成,那就什么都放棄吧。
就算旁邊的人都在鼓勵說你很棒,還是不能從心底里認可自己。
有時候會過分自大,自信,試圖掩蓋自己的無價值感。
過度反話,還會傷害家庭關系。
它讓愛,變成了需要揣測,摸索,懷疑的密文。
父母真的愛我嗎?
為什么明明他們說愛我,不討厭我,卻從來不認可我?
于是,孩子可能會變得固執,倔強,抱著一腔怨氣和父母對抗。
到底要怎樣做,父母才會滿意?
越被打擊,就越想反抗。
越想反抗,就越被控制。
大部分父母沒有意識到:我們人生中受的很多傷,大多是源于他們的不認可。
04我們要做對什么,才能重新找回溫暖?
怎樣才能緩和家庭關系,讓父母真正理解自己,認可自己?
我想最重要的,是你先認可自己,然后嘗試與父母對話。
找機會和父母主動提起那些你覺得很痛苦的瞬間。
他們的話語是怎樣傷你的,長大后你產生了什么陰影。
綜藝《少年說》里,有一位女兒鼓起勇氣上了天臺喊話。“我五年級開始就沒好好吃過晚飯,就因為你老是嫌棄我胖!””你從小就沒操心過我,老師讓考生字,你考過嗎?老師讓做親子作業,你做過嗎?”“我也想要被溫柔對待?!?/span>
爸爸聽了以后,解釋說那時候自己創業初期,年紀輕輕,也有玩的心思,對家庭關心不夠。
“下一步,爸爸一定改正,把更多精力放在你身上,請你放心!”
因為創業,因為有弟弟妹妹,因為怕你膨脹,因為......
雖然一時半會抹不掉傷害,但這至少給了他們一個契機,去交流彼此的想法。
盡管父母可能會回懟:“那你讓我怎么辦?我改不過來,你要把我嘴縫起來嗎?”此時,我的建議是:
與其改變不了他們的固執觀念,不如試著從一些小的事情開始,堅持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蘇珊·福沃德說,你要堅強,到足以應對他們的反駁,否認,責難,憤怒;
你要有充分的支持,幫你度過對抗期間的不同狀況;
你要練習,直到你能夠順利說出心里的話。
當他們反對你,打壓你,你有能力告訴他們,你不是他們說的那么沒用。當你的經濟條件足夠獨立生活時,也許就可以開始重構家庭關系。
與父母對抗,并不是為了報復,懲罰,發泄,改造。
而是為了,直面過去的傷害,克服對被潑冷水的恐懼,重新建立家庭邊界。
他們可能會接受嶄新的你,也有可能抗拒到底。
焦慮,恐懼,內疚,困惑,無可避免,但它不會再控制你。
世界和我愛著你。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