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瑞幸咖啡這個資本局,距離“功德圓滿”,僅剩下最后兩步。
4月22日,瑞幸咖啡正式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文件,擬登陸納斯達克,計劃融資1億美元——這距離瑞幸咖啡完成B+輪融資1.5億美元才短短四天時間。
四天時間,從B+輪融資到遞交IPO申請,瑞幸咖啡玩得是多么地絲絲入扣,一刻也不耽誤。
很顯然,從遞交申請到正式上市,這是瑞幸咖啡當下走向“功德圓滿”的第一步。只有在正式IPO之后,瑞幸咖啡的先期股東和創始團隊,才有可能從表面“浮贏”(最新估值29億美元)到真正安袋為安。
數據解讀可以穿透一切表象!
再來看一個數據,瑞幸咖啡向SEC遞交招股文件,擬計劃融資1億美元,而瑞幸咖啡的B+輪融資是多少,是1.5億美元,瑞幸咖啡的IPO計劃融資額,居然比其B+輪融資還少,這是極不多見的。
我們做一個數據處理,瑞幸咖啡IPO計劃融資1億美元,這與其IPO之前的估值29億美元,兩者之間的比例是3.45%,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隨便舉幾個例子,拼多多當初IPO擬最高募資額是18.7億美元,而其上市前最高估值是240億美元,兩者之間的比例近8%,58同城當時的比例是11.5%,而即便是同樣財技高超的小米,當時的兩者比例也有5%左右。
數額超少、且占比上市前估值超低的IPO擬募資額,這到底說明了什么?
便于IPO之后的“市值管理”——也就是說,假如IPO之后,霧里看花的瑞幸咖啡,其股票不受二級市場追捧,其股價也很容易被穩定,也就是區區1億美元的流通盤,再不濟,自己或者協同的資本力量托一托,虛高的紙上財富,短期是不會受損的。
而只要能夠維持住一定的股價水平,那么,再借助或制造幾波利好消息,瑞幸咖啡這個資本局,就大概率可以最終“功德圓滿”了,畢竟,美股市場IPO對股東和創始團隊的鎖定期,一般才6個月時間。
瑞幸咖啡的資本局,確實謀劃深遠、財技了得。完全從資本的角度看,我絕對佩服,也可能會創造資本市場“傳奇式”的成功。
但是,實事求是講,對瑞幸咖啡這個創業項目,我并不看好,拋開一切概念不談,瑞幸咖啡畢竟還是零售服務業,品質應該永遠是其考量的第一位。耐心不在,匠心又何存呢?
急躁的資本從來都是金融工程師,他們永遠是短視的,而任何創業項目,短視者最終能夠成功嗎?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