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本無意追孫宇晨的熱點,卻被媒體們一篇又一篇文章批評聲搞的難受,看到評論區吃瓜群眾們的回復,也是醉了。
作為90后的孫宇晨,以創記錄高價456.788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54.03萬元)拍下第二十屆“巴菲特慈善午餐”。他的身上有著眾多的標簽:“馬云門徒”,“幣圈營銷第一人”,“幣圈賈躍亭”,“90后創業者”……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當年孫宇晨在與搜狗王小川錄制節目的視頻也被曝光,孫說感謝曾經瞧不起你的人,于是兩人又互懟了起來。
看到這種不屑的眼神,是的,那是相當的不屑。可人家當年的表情是正確的,在傳統互聯網領域的大佬,對于一個90后的毛頭小伙兒提出質疑也是應該的。
絕大多數文章都談到,孫宇晨是大忽悠,各種抄襲,從大學時寫作文到在喜馬拉雅開課,再到波場代碼。評論區更是一邊倒,騙子,騙子,騙子。還有的文章政治正確,說他的波場項目只有“萬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成功。
敢問,哪一個項目,哪一家公司能夠基業長青?無論你的企業做的再大,終究是要寫進商學院教科書里去的。因為你成功了,是要作為案例的;如果失敗了,是要作為反面教材的。柯達、諾基亞,無一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