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政策指引下,熱點城市投機性需求得到迅速抑制。
根據某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7 年上半年監測的 30 個主要城市,17 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降,其中南京下降幅度達 61.19%,福州同比降幅也超六成;同比上升的城市中,汕頭升幅為 195.52%,徐州次之,同比上升 41.67%。
圖為2017年上半年 30 城市成交量同比變化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一些銀行的購房者貸款資金逐步收緊,進入 6 月份以來個別銀行首套房貸利率開始出現上浮。
以北京為例,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經歷了五次調整。第一次調整在元旦以后,大多數北京的銀行針對購房者的首套房貸款利率將折扣從原來的 8.5 折上調至 9 折,3月17日,北京“認房認購”政策出臺后,為了落實認房認貸的首套認定標準,商業銀行上調首付比例,停止審批 25 年以上住房貸款。隨后 3 月 27 日,16 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的折扣上調至 9.5 折。“五一” 假期后北京地區大部分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均上調利率,其中首套房貸款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二套房利率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 20%。6月5日,個別銀行對房貸利率進行第五次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 10%。
同時,上海、深圳、廣州也調整房貸利率。上海部分小銀行已經將首套房貸款折扣從 9 折調整至 9.5 折,而中信銀行則將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 20%,一些銀行的二套房貸利率基本都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 10%。深圳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大部分銀行執行貸款利率折扣 9.5 折,建設銀行、民生銀行等上調房貸利率至基準利率,各銀行的二套房貸款利率基本上都上浮 10%。廣州的四大國有銀行均執行房貸基準利率。
2017年上半年,在強調堅持住房居住屬性背景下,地方調控政策差異化明顯,熱點城市政策不斷收緊,限購限貸力度及各項監管措施頻頻加碼,開啟“限售”模式且范圍不斷擴大,同步加強房地產金融監管,著力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整體市場漸歸理性,局部地區收緊政策進入小修小補階段。(原標題:2017年重點城市調整貸款利率,一二線城市同比下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