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間,廣州樓市的一則重磅消息刷爆朋友圈。這份名為《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明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
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第一反應就是“房東又找到一個漲房租的借口了”。隨后,筆者又想到,劃入名校片區的學校,學位資源是否會越來越緊俏?炒作“學區房”的現象會得到遏制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到名校學習,不惜將大房子、新房子換成小房子、老房子,而且,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至少,筆者身邊就有兩位。
為什么選擇買房、換房,而不是租房,其癥結在于二者享有的權益落差過大。比如,孩子入學和戶口綁定,不買房就難以落戶,不落戶就更別提上好的學校了。
此次廣州市提出租房能就近入學,不少業內人士將其看成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里程碑。在筆者看來,或許還會起到一種示范效應。以后別的城市在出臺類似的措施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借鑒。這樣一來,炒作“學區房”的現象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
記得去年北京發生過這么一件事情:北京市西城區一家房產中介在網上掛出售價150萬元的“學區房”。然而,經調查發現,此“房”并非可居住的房屋,而是一條面積為10平方米左右的過道。
此事一出,引發輿論一片嘩然。
炒作“學區房”是一種不理性的現象,只會助長房價不斷地上漲,并且是與我們所強調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理念相違背的。
“學區房”被炒成天價的原因很多,除了供不應求,房主和房地產中介聯手發布虛假信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這樣做,無非就是想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但殊不知,這種行為已經給市場造成了不良的氛圍,人為制造恐慌,嚴重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廣州市此次發布的方案,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筆者認為是往炒作“學區房”這一現象身上潑了一盆冷水。但是,筆者也有新的擔心出來:在“學區房”畸高的房價被潑冷水之后,那些擁有“學區房”的房東,是否會趁機讓房租水漲船高呢?
(原標題:廣州新政刷爆朋友圈 租房能就近入學會推高房租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