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今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6月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其中北京、深圳、三亞、上海等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屬于租金嚴重過高城市。而在首批12個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中,除深圳的住房租金嚴重過高外,鄭州、廣州等9城的住房租金相對過高,而佛山和沈陽的住房租金相對合理。
數據顯示,北上深及三亞等4個城市租金嚴重過高。根據房租收入比公式 ,計算出各城市房租收入比值。具體城市來看,北京(58%)、深圳(54%)、三亞(48%)、上海(48%)等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高于45%,屬于租金嚴重過高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3城人均住房租金高于2000元/月,其中北京最高2748元/月,比第二位的上海貴出500多元。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王夢雯認為,4個租金嚴重過高的城市中,三亞由于部分房源目標客戶為度假人群,導致租金均價被拉高,對此,當地政府已多次出臺政策對城鄉低保戶、農村五保戶、優撫對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全日制在校大中專學生等弱勢群體提供物價補貼。北上深3個城市,雖然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但由于人口持續流入,而房價高企使得大部分外來人口涌入租賃市場,租金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租金負擔過大。
另外,在50個城市中,34個城市房租收入比在25%-45%之間,屬于租金相對過高城市,其中海口、蘭州、哈爾濱等12個城市房租收入比在35%-45%間,相對偏高。保定、長沙、北海等12個城市房租收入比在25%及以下水平,屬于租金相對合理城市。
王夢雯認為,全國50個城市超七成房租相對收入較高,說明大中城市住房租賃市場存在較大量需求。我國目前的保障房系統(廉租房和公租房)已經有相應政策對租戶進行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但受益人均有限。她建議,未來我國政府發展租賃市場,既要結合市場化手段,同時還要考慮加強政府扶持力度,針對不同租房者制定差異化補貼政策。另外,基于租金收入比指標,政府可以將租房補貼受益范圍擴大至住金支出超過同期收入25%的人群,使得租賃市場能夠真正解決城鎮居民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