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天3宗自住房地塊成交后,今天(7月27日)下午,北京又迎來3宗分別位于大興瀛海鎮、大興黃村鎮以及昌平區北七家的土地拍賣。3宗地面積共約20公頃,建筑規模約39萬平方米,總計拍出110.3億元。此3宗地拍賣均采用“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這些地塊不僅限定了銷售限價,且規定70%以上住房為面積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戶型。
相對于限購之前房企不惜代價拿地的氛圍,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土地市場上房企拿地顯得非常理性。在今日的拍賣現場,到場拿地的各家開發商在舉牌時都比較審慎,舉牌節奏并不是很快,也未出現將全部面積競為自持用地的情況。
位于大興區的兩宗地均達到近50%的溢價上限,進入了競自持階段。瀛海鎮地塊最終以47.9億元,自持比例26%,被遠洋、首創、世茂聯合體拿下。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出讓公告,該地塊未來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得超過52449元/平方米,而該區域內不少項目均為高端住宅項目,根據克而瑞機構統計,目前該地塊周邊二手房單價在4.5萬元-5萬元左右。
另一宗位于大興區黃村鎮的地塊以22.9億元的價格被金融街拿下,附加條件為6%自持。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天位于同一區域的地塊并未進入現場競價階段即以網絡最高報價成交,今日拍賣的這宗土地雖然達到溢價上限,但在競自持面積時,僅經過兩輪舉牌即告成交。據機構計算,該地塊綜合樓面價約4萬元/平方米。而出讓公告顯示,該地塊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55016元/平方米。
昌平區北七家地塊則被華潤以39.5億元拿下,溢價僅6.8%。據克而瑞機構計算,該地塊的綜合樓面價僅1.95萬元/平方米,遠低于49520元/平方米的銷售限價。
近期北京土地市場成交頻繁,且均為自住房或“限房價、競地價”地塊。截至目前,北京“限房價、競地價”地塊已有20宗成交,建筑面積達到277萬平方米。專家表示,當前北京供應的住宅用地絕大部分都是滿足剛需家庭的普通住房,而且供應量明顯加大,這對緩解供需矛盾、穩定市場預期將起到積極效果。
(原標題:北京3宗“限房價競地價”土地成交 共拍出110.3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