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建部等9部委聯合發文推動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到上海市推出只租不售住宅用地,我國房地產市場悄然轉變,正逐步向“租購并舉”的模式過渡,多層次房地產市場供應體系正加快形成。
加強房地產供給端調控
在中央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我國不斷加強樓市調控力度,尤其是去年“9·30”新政以來,隨著限購、限貸政策的頻頻推出,我國樓市調控取得積極效果。但是,此前樓市調控往往集中在需求端,主要是遏制投機性需求。若想建立長效化調控機制,不僅要求在需求端發力,還要在供給端加快改革,多角度保障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
從供給端著手,加大租賃住房供應,建立“租購并舉”的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成為緩解住房供需矛盾,使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重要舉措。近日,從中央到地方,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如住建部聯合8部門印發《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提出多措施并舉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7月24日,上海市首批公開出讓的兩幅租賃住房用地在交易市場成交,并采取“只租不售”模式,從滿足居住需求的供給端入手,深挖租賃市場潛力。
經過梳理可以發現,上述措施的核心都是加大租賃市場供給、調整現有市場結構,從而提高租賃性住房在住房市場中的比例。目前,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住房租賃市場制度及市場體系仍不夠完善,一方面,住房租賃市場開發水平低,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市場份額只占2%左右,而發達國家成熟市場已達到20%至30%;另一方面,住房租賃市場存在隨意漲價、房租欺詐等亂象,使得租房者和業主的權益難以保障,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已刻不容緩。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土地資源與房地產管理系主任趙秀池表示,發展租賃住房市場可減輕購房人壓力,減少購房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價上漲,有利于解決流動人口的住房問題,確保“居者有其屋”,推動我國住房市場制度和體系更加完善。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我國租賃市場的租賃關系多發生在二級市場散戶之間,房地產企業仍缺乏參與的積極性。對此,趙秀池表示,推動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必須吸引大型房企等機構進入,國家在稅收、融資方面可提供一定的支持。此外,還需充分調動和發揮國有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對此,相關部門已開始采取行動。例如,廣東省已由省財政和廣東省國企平臺聯合出資組建成立住房租賃平臺,積極在廣東省部分地市推進住房租賃工作。
“租購同權”推動居民待遇均等化
實際上,重視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住房租賃立法工作,都是以住房為抓手,謀求社會服務和居民待遇均等化,由此,在“租購并舉”的同時逐步實現“租購同權”,便成為政策調控的重要目標。
對此,廣州、中山等城市已率先響應,如廣州市近日公布了《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提出保障“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無錫市日前也發布《進一步調整放寬市外戶籍準入政策著力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對現行的市外戶籍遷移政策進行調整,增設租賃住宅落戶的政策內容。住建部近日也表示,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不難發現,上述政策皆旨在搭建“租購同權”平臺,通過政策引導,將租房作為未來重要的居住方式,以此解決此前租賃不具備的權益,力求使房東和租客處于相同的法律地位以及享有同等權利,使租房切實成為“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租購同權’的做法具有積極意義,在推進過程中,建議選擇部分小區和項目進行先期試點。對于居民來說,‘同權’容易增加居民對租賃住房的依賴,有希望使居民享受到資源均等化的紅利。”
政策效果有待觀察
“租購同權”的提出,給居民實現資源均等化帶來了希望。從長期來看,隨著相關機制的不斷完善,有望真正實現“租購同權”。但業內人士也表示,從短期來看,實現“租購同權”的難度仍然很大。
實際上,廣州等地關于“租購同權”的政策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會長王韶表示,廣州對“租購同權”人群的范圍嚴格限定在具有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人才綠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符合市及所在區積分入學安排學位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其監護人在本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以監護人租賃房屋所在地作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賃合同經登記備案的人員。中山市也提出要“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
“同權”的實現,需要足夠多的租賃型住房供應和充足的教育等公共資源的多方面配套支撐,其中任何一方面無法滿足,都會對“同權”形成制約。也就是說,“同權”只是對既有資源的再分配,如無總量的增加,勢必會加劇對現有資源的無序競爭。要想真正把“租購同權”中的就近入學、就近醫療等權利落到實處,還需把蛋糕做大,其中,政府部門要加大對教育、醫療等資源的投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縮小區域間教育質量的差距。
對于“租購同權”是否會助長“學區房熱”的問題,業內專家表示,住房租賃市場會分流一些購房需求,對于平抑房價能起到穩定器作用,使房價上漲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嚴躍進也提醒,對于有“同權”概念的住房來說,要警惕租金上漲風險。對此,可增加租賃房源的供應規模,可借鑒上海市的做法,提供開發用地“只租不售”,加大租賃住房供應,為“租購同權”奠定基礎。此外,鑒于單靠房屋主管部門無法解決附加于住房上的戶籍、學籍、社會保障等差異帶來的不同權問題,保障“租購同權”還需多個部門形成合力,只有多方面共同推動,并出臺相關配套細則,才會使“租購同權”更具可操作性。
(原標題:央行媒體:"租購并舉"為破解住房供需矛盾拓寬路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