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融創中國公告稱,成功發行10億美元兩組高級債券,包括4億美元6.875%票息的3年期債券和6億美元7.95%票息的5年期債券。此次發債成本創歷史新低。
據悉,本次發行獲得了海內外投資者的高度認可和追捧。在宣布初始價格指引后2小時內發行規模便獲得全額覆蓋,訂單量并繼續上升,峰值超過30億美元,強勁的認購勢頭支持下使公司可以進一步收緊價格指引,3年期交易成功收窄25個基點,最終帳簿來自91家投資人超過10億美元的訂單;5年期交易成功收窄30個基點,最終帳簿獲得來自95家投資人的超過14億美元的訂單。本次發行獲得了優質投資者的追捧,其中包括全球性的和中資的資產管理公司,壽險公司,商業銀行,私人銀行等等。
多渠道融資,為持續發展蓄力
美元票據的發行,是融創近期優化債務結構、提升現金流安全的又一動作。
2017年7月24日,融創曾通過股權融資獲得5億美金,該配售有效地提升了融創的凈資產,極大的降低了杠桿,展現了融創降杠桿、健康安全發展的態度。
此前的成功配股,加上本次美元票據發售,多渠道融資將優化融創的債務結構。隨著債務結構的持續優化,再加上一直充裕的現金流,將為融創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而克爾瑞最新發布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也顯示,前7月融創中國累計實現銷售額1308.1億元,同比增長94%,且排名比前6月前進了一位。分析師稱,按照當前銷售進度,融創中國必將超額完成2100億元銷售目標,甚至超過3000億元將是大概率事件。
融創銷售的穩定增長,將持續帶來強勁現金流,進一步提高其償債能力。
美元債獲超額認購 國際投資者看好融創
“從目前債券投資人對融創的健康安全和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來看,融創此次發債獲得超額認購也是意料之中的。”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據悉,基于對融創基本面的看好,融創本次發債得到了全球頂級的3家投行——摩根士丹利、匯豐銀行、花旗銀行,以及6家中資金融機構——中信銀行(國際)、招銀國際、海通國際、興業國際、工銀國際及浦銀國際的鼎力支持。
摩根士丹利此前發布的研報對融創評級“增持”,稱融創收購13個萬達文旅項目將提高融創的資產凈值610億人民幣,對應的提高每股資產凈值預測。
海通證券7月10日發布報告稱,融創中國有望邁向更高能級。海通證券對融創公司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等主要財務數據進行了預測,預計2018年,融創的凈利潤將實現翻倍增長。
來自興業證券報告也顯示,融創目前土地儲備結構合理,貨值充足,公司2017銷售表現也非常優異,業績持續增長可期。
豐富的土地儲備和并購能力正是融創中國獲得資本認可的重要原因。
國際評級公司惠譽也在評級分析報告中表示,雖然在2017年的系列并購交易之后,融創中國的短期杠桿率提升,但長期來看,融創所收購項目均位于全國一二線城市,為公司補充了大量優質土地儲備,且利潤率較高,隨著這些項目利潤的逐步釋放,他們認為,融創的杠桿率長期會保持下降的趨勢。
把握發債窗口期,提前布局融資渠道
業內專家稱,從發行趨勢來看,當前美國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依舊處于2014年以來的低點,對于發債企業來說,當前處于較好的發行窗口期。同時,考慮到境外發行美元債具有發行條件便利、發行限制較低等優勢,美元債正在逐步成為國內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
在房地產業內,包括恒大、碧桂園、佳兆業、綠城中國、中國金茂在內的多家房企,都在抓緊2017年美元債的發行窗口期進行融資。
據來自彭博的數據顯示,2017年初至7月25日,中國內地房企在境外總計發行60只債券,發行總額為292.38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房企美元債融資規模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融創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美元債發行。此次發債前, 融創的境外債券存量并不高,僅有4億美元。本次發債后,融創的海外債券存量也不過14億美元,仍然處于主流房企海外債券存量的較低水平。
這就意味著,在美元發債窗口期,融創中國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利用海外債券市場,為公司提供長期資金,持續優化資本結構。(原標題:融創10億美元債超額認購 多渠道融資優化債務結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