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直接規定了共有產權房的位置、配套設施、容積率、綠化、車位、裝修等方面的要求,標準不輸普通商品住房,甚至其中要求圖書館、健身館、咖啡館作為標準配備,實現小區無線網絡(WiFi)全覆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等,已經超越了多數普通商品住房小區。
北京擬推的“共有產權住房”對急需購買第一套住房的剛需家庭來講無疑是一個重磅好消息。所謂“共有產權住房”,簡單講就是政府和購房人各持有一定比例的產權,政府再將自己持有的產權部分的使用權暫時讓渡給自住的購房人。這樣對于中低收入家庭來說,就可以以低于市價的便宜價格買到屬于自己的住房。但在提出共有產權住房之前,北京的保障性住房包括了公租房、經濟適用房、自住房等多種類型,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曾出現過部分公租房空置和部分自住房遭遇棄購、棄選的尷尬。而究其原因無外乎是,這些樓盤項目的位置過于偏僻,配套設施不足,戶型等與商品房相差太多等。
共有產權房從制度設計上就規避了這些可能存在的問題。作為《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的配套措施,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規土委起草了《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全裝修成品交房,1戶至少1車位,實現小區無線網絡全覆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試點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倉庫……”
其中明確了共有產權住房的規劃、設計、建設標準,強化質量和品質監管,標準不輸普通商品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位置不會太偏
應與地鐵或公交緊密銜接
根據《導則》,共有產權住房應按照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的要求規劃設計建設,全面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倡導“互聯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新理念。
新建共有產權住房一般采取集中建設方式,如果配建,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應滿足均好性要求,即同一居住項目在建筑控制高度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共有產權住房與普通商品住房在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和人均綠地指標等方面應基本保持一致。
此外,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在選址上,優先選擇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條件齊全的區域,應與公交系統或軌道交通網絡緊密銜接。這一規定,保證了共有產權住房的位置不會太偏。
圖書館、健身房成標配
1戶至少1車位
在容積率方面,城六區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容積率不應高于2.8,城六區以外的原則上不應高于2.5,容積率是體現小區密度的重要指標,最高2.8的限制比普通商品房的要求還要高,保證了小區空間上的舒適性。
對于共有產權小區的停車位數量,原則上,城六區不低于1.0輛/戶,城六區以外不低于1.1輛/戶。另外,還要按照要求配建電動車停車位,并按要求配置自用充電樁等設施。而自行車的停車位則宜在地面設置,并結合公共空間考慮共享單車的停車需求。
在其他小區配套方面,《導則》中規定,共有產權小區的綠化景觀與公共空間以大喬木為綠化骨架,綠地配植喬木不應少于3株/100平方米。并規定,社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還應將圖書館、健身館、咖啡館作為標準配置,形成居民學習、健身、交流的場所。目前,這一標準在很多商品房小區都沒有做到。
套型以多居室為主
層高不應低于2.8米
共有產權住房在套型設計上,與自住房有很大不同。《導則》要求,城六區新建項目套型總建筑面積不應大于90平方米;其他區新建項目套型總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占建設總量的70%以上,最大不超過120平方米。充分考慮二孩及適老性要求,套型以多居室為主,嚴格控制套型總建筑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比例。
《導則》要求城六區層高不應低于2.8米,其他區不應低于2.9米。套內戶型功能分區應明確合理,做到潔污分離、動靜分離、干濕分離。起居室、臥室等主要功能空間外窗洞口高度不應小于1.4米。
共有產權住房套內應設置玄關柜、壁柜、吊柜等儲藏空間,應合理設計冰箱和洗衣機位置。并宜設置新風系統并預留安裝空調設施的條件。未統一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工程,宜預留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條件。
另外,《導則》明確,共有產權住房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住宅,每單元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其中應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小區WIFI全覆蓋
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建設智慧社區是共有產權住房的一大亮點。《導則》要求在共有產權住房中推廣使用智能化建筑技術。全面推行三網融合,實現小區無線網絡(WIFI)全覆蓋。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試點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倉庫。
有規劃專家看過該《導則》后表示,這份導則標準很高,對共有產權住房的設計,以及質量和品質的要求,標準都很高,有些指標甚至比商品房還要高。
三贏模式
其他城市大概率跟進
從北京首發之后,其它地方政府非常大概率會繼續跟進。因為這是目前來說,已經被驗證非常成功的三贏模式。
對部分剛需來說:等于是分期付款,先付一部分價格,5年后可以選擇買下剩下的產權,不僅賺了房子,還可以大概率跑贏M2。
對開發商來說:低地價,低賣價,至少還是有錢賺;對地方政府來說:不是純付出,現在的低地價,至少5年后還可以收回來;當大家都有得賺,或者不會吃太大虧的時候,就有了向全國鋪開的基礎。
解決住房的民生問題,才是未來幾年的主基調。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