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國有超過60個城市或縣區發布各類調整措施160余次,對于下半年的房產市場國家也將堅持各類調整措施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讓房產市場平穩發展,此消息一出投資客真的不應該再抱任何僥幸心理,應盡快買房出手,未來真的會越來越難,但還是會分為兩種人,所以你看到:
1、
認清現實的投資客開始賣房拋售,其實現在投資客拋售房產對他們來說依然不虧,只是比預計的盈利少了,很多打出“賠錢甩賣”口號的是為了盡快出售手頭的房子,以防止未來的風險,像李嘉誠說的一樣絕不會賺最后一個銅板,所以聰明的人都在賠錢甩賣。
2、
當然還會有不死心的人,看到其他人通過房子賺了錢,眼饞的他們開始轉戰三四線城市尋找自認為的“機遇”,導致三四線城市迅速火熱,房子從原來的千變為萬,遠遠超過本地人能承受的范圍內,所以現在買房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下半年注定不是投資客的天下,聰明的人都在想著怎么脫身。
央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中為房地產和去產能劃出了清晰的金融政策底線: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購房同時,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兩投”)購房;停止對落后產能的金融支持。在對2016年房地產市場總體狀況進行分析之后,央行認為房價上漲預期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包括:土地供應不足,部分城市甚至出現“面粉比面包貴”的情況;部分熱點城市庫存處于低位,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張;居民投資渠道有限且回報不高。
為此,央行指出,今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應做好以下幾點: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明確近、中、遠期城鎮建設用地和土地供給規劃,將城鎮戶籍人口與公益及建設用地指標掛鉤,穩定預期。可探索建立和完善土地當量制度,通過交易在全國范圍實現綜合占補平衡,提高土地在全國范圍內的集約利用。
央行再次強調限制資金流向投機購房,與“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相呼應。
近日,《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前來看,意見較為集中的是“單身人士申購需年滿30歲”,相比自住房25歲的門檻延遲了5年。同時征集意見的共有產權房設計導則提出,將充分考慮兩孩及適老性要求,以多居室為主,不建或少建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可看出首要滿足對象為非單身家庭。但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為政策應該更人性化,體諒一下單身人士,中國傳統的婚戀關系往往建立在有房無房的基礎上,單身又沒房,更難以解決終身大事。“沒對象就沒房,沒房就沒對象。沒房有幾個姑娘愿意跟著?”有人建議將年齡要求適度放寬:“單身由25提高到30太高了,可以考慮27歲。不是30歲就立刻有房了,申購搖號還需要幾年時間,年齡上不應控制太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