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特色小鎮熱浪席卷房地產行業,然而成功的特色小鎮并不多。特色小鎮是個風口,但風險也不小,業內一些專家學者對一哄而上的現象表示擔憂。
在“2017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辦公廳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表示,特色小鎮實際是推進經濟轉型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對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意義較大。
朱中一認為,抓特色小鎮的一個關鍵點是要注意特色,尤其要注意特色產業有沒有基礎和發展潛力。
此外,星河產業集團副總裁閻鏡予認為特色小鎮關鍵是要“骨肉相連”,光做產業就餓死,光吃肉就不是一個特色小鎮,到最后就變成了炒房子。骨肉相連的核心是在房地產上賺了錢,但是不要拿走,繼續留在這里投產業及做產業服務。
自國家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后,特色小鎮成為一個國策,各個企業紛紛布局,甚至部分企業提出建設幾百個小鎮的目標。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投資部高級董事吳睿提醒到,目前想做大規模的開發商,需要注意這個規模誘惑的背后,特色小鎮和傳統開發的快周轉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解決經營和快周轉之間的矛盾。
泰禾集團副總裁沈力男對特色小鎮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認為,對開發企業來說,做特色小鎮還是需要謹慎樂觀,特色小鎮是國家在提倡,但也要看是不是適合開發企業自身的特點,這一點要去考量。
同時沈力男也擔憂特色小鎮會不會也是千城一面到千鎮一面。他認為要做就要做一流的小鎮。
天安數碼城T5董事總經理余安定則認為中國的特色小鎮是產業地產的一部分,現在更多的小鎮是集中在文旅項目上。但是大規模的小鎮尤其是文旅項目缺少產業基礎,若只是借政策紅利拿地,最終會被淘汰。
朱中一對特色小鎮出現的“一哄而上”現象比較擔憂,建議在國務院層面要好好地研究,做好部署,應該由住建部統一協調,應該從更高的層次去部署。(原標題:特色小鎮借政策紅利起舞: 產業與特色是關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