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河邊這片私搭亂建已經形成了一個群租大雜院,做什么的都有!”市民吳先生近日反映,在小紅門污水處理廠東側,有一片面積幾萬平方米的狹長地帶,陸續建起大量違建,其中有住著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群租房,還有生產加工的黑車間、露天汽車拆解場以及廢品回收站等,不僅臟亂不堪,還緊挨污水處理廠的高壓沼氣罐。
3萬方渣土山高5米
破舊群租房擁擠不堪
近日,記者來到現場,從南四環紅寺橋向南鉆過一座鐵路橋,來到了涼水河西岸。只見濱河小路外側是一道2米多高的紅磚墻,墻內堆放著一大片渣土,大約有5米多高、3萬方。“堆這么高,萬一下暴雨塌方怎么辦?”一位河邊散步的老人告訴記者,河邊這一帶特別亂,好像一直沒人管。“原先這里并沒有渣土,大約是在今年5月份,仿佛一夜之間,渣土山就堆起來了。”
沿河繼續向東南方向走,記者找到圍墻的一個豁口,走進去一看“別有洞天”。里面密集搭建了一排排平房,每間房十多平方米,老老少少一家人擠在一起生活。排房外三四米寬的通道兩側堆滿了雜物,通道上方橫七豎八地拉扯著各種管線。通道里有人架著油鍋炒菜,有人蹲在家門口洗漱,好不熱鬧。一位自稱管理員的小伙子介紹:“這個院是這一帶條件最好的,一間房14平方米,有水有電,一個月400多元,有超市有飯館,生活方便。”
而后記者又進入旁邊一個大雜院,這里的房屋更加低矮破舊,為了防止漏雨,房頂上鋪著花花綠綠的油氈或塑料布,再用一排排磚頭石塊壓著,房子里面陰暗潮濕。
露天拆解報廢車一片狼藉
黑車間白天關門晚上生產
記者沿河繼續向下游方向走,看到河邊幾個大雜院之間有一個狹長的通道,直通小紅門污水處理廠的大門。
污水處理廠的保安說:“這里晚上比白天還熱鬧,大卡車、小貨車停滿了河邊小路,有裝貨的,有卸貨的,把我們門口都堵死了。”
果然,記者在污水廠大門西側看到一排灰黑色鐵皮房子,四五米高、一二百米長,高處有一些小窗戶,像是生產車間,但白天沒有任何動靜。記者還沒走進院子,就聽見一陣陣惡犬狂吠。
記者只好繼續沿河邊小路走。只見車間旁邊是一片露天的報廢車拆解場。場地分隔成一個個區域,堆放著已經被拆解的汽車零部件,有的碼放得整整齊齊,有的散亂地堆放著,雨水浸泡生銹發黃。拆解場盡頭就是鐵皮車間,而車間這邊同樣大門緊閉。記者在現場待了一會兒,就有人騎著電瓶車飛奔而來。一個光著膀子的年輕人滿不在乎地說:“看唄,我們不怕看,上次鄉長來都沒敲開車間門。”
據污水處理廠的保安說,這片拆解場分租給不同商戶。他們露天分拆報廢汽車,把有用的部件送到車間里鈑金噴漆,加工處理后跟新的一樣。他親眼看到,這些翻新的零部件被裝進廠家的大紙箱里,像新的一樣拉走賣掉了。“南四環附近有好幾個汽配城呢,好多商戶都從這里進貨。”
報廢車拆解場旁邊是一片停車場,停放著幾十輛白色的新車,據說這一片是出租給經銷商做停車場了。停車場旁邊又是一個大型廢品回收場,同樣分租給不同商戶,每戶幾十平方米的場地,外加一間集裝箱屋。記者采訪時廢品回收站正在清理整頓,大部分物資已經搬走,剩下一些商戶看家,等著結算房租。有商戶不滿地說:“沒給算賬呢,我們不走!”
代征綠地被人分包經營
高壓沼氣罐安全受威脅
記者一路走來發現,從涼水河西岸到小紅門污水處理廠圍墻外之間,形成一條長約2公里、寬約50米的狹長地帶,分布著渣土山、違建群租房、生產加工的黑車間、露天汽車拆解場以及廢品回收站,臟亂不堪。
記者注意到,群租房大院旁邊就是污水處理廠的三個大罐子,站在排房通道上就能看到大罐子上赫然寫著“嚴禁煙火”等紅色大字。據污水處理廠的人說,那些罐子直徑23米,存儲的是高壓高濃度沼氣。“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群租房隔墻而建,距離沼氣罐只有十幾米遠,一旦著火發生意外就會影響沼氣罐安全。這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呢,別說是這片群租房,方圓幾公里都得掀翻了。”
據介紹,小紅門污水處理廠恰好地處朝陽和大興交界處,這條狹長地帶原本規劃為綠化帶,朝陽區約5萬平方米,大興區約2萬平方米。兩區曾對違建進行整治,但不知怎么問題越來越嚴重,綠化帶變成了私搭亂建的群租大院了。
記者在廢品收購站門口看到一紙通知,上面寫著:北京佑通集團未對代征綠地實施綠化建設,而是進行二次分包用于經營,涉嫌違法侵占公共綠地。從即日起對小紅門代征綠地內的違法建設進行拆除清理,該綠地內住戶必須自行騰退。然而記者看到,廢品站只占這片群租大院的一小部分,其他部分沒見任何清理的跡象。(原標題:群租大雜院緊挨高壓沼氣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