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里面非常狹窄
不到100平方米的房間竟能租住9個人,有些房間甚至沒有窗戶、廚房和客廳。記者近日探訪了解到,我市高校周邊的個人房屋散租市場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家長呼吁,希望經營規范、品種豐富、環境良好的品牌長租公寓能早日出現在大學周邊。
打開一扇大門,走進去可以一眼看到底,房間內居然不規則地排列著5扇門,每扇門所在的房間都稱為一個“單間”。每個單間內都住著不同的人,有的里面住一個人,有的住兩個人。這就是湖北大學大三學生黃輝最近租房的真實寫照。而她和自己的小伙伴只住了這套房子的其中一個“單間”。
眼下正值開學季,不少學生有在校外租住的需求,然而個人分散式的租賃房明顯存在不少問題和隱患。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安全隱患,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讓更多學生學有所居,讓更多家長放心,是一個擺在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日前,我市連同其他11個城市一同獲住建部批復,成為全國首批住房租賃試點城市。7月25日,我市房管局發布了一份《武漢市關于開展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征求意見。意見中提到,我市將發展和培育專門的住房租賃企業,鼓勵其開展更加規范的住房租賃業務,開展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住房租賃經營業務。時隔一個月,8月29日我市又出臺一份《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到我市即將全面啟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而5家國企作為首批住房租賃試點企業的名單也率先出爐。
四十多棟小樓組成租房一條街 屋內樓梯過道狹窄 房子外早晚嘈雜不安
高校周邊的出租屋
為了更進一步推動我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順利開展,解決當前住房租賃市場存在的隱患及相關問題,記者于近日特別走訪了武漢高校周邊的現有住房租賃市場情況。經過調查發現,現有的住房租賃市場急需更加規范的住房租賃企業及規范化、集約化的項目出現。
不到100平方米房間將住下9人
記者首先探訪了湖北大學周邊的住房租賃市場情況。緯家地產置業顧問鄭蕾告訴記者,附近房源很多,也很搶手,多以學生租賃為主,也有部分上班一族的年輕人。但學生經濟能力有限,一般租房都是幾人合租,因此很多“挑人”的房源都不合適。
隨后,記者又暗訪了位于湖北大學正對面的三角花園小區。據介紹,這里是湖北大學的學生“租賃聚集地”。記者一走進三角花園小區,就看到進門處的信息墻上貼滿各種招租信息,在墻下的電線桿和小區鐵門上、甚至鐵門旁的自行車后座上,也都貼滿了招租信息。看到記者在拍攝招租信息,“熱情”的房東們立刻圍了上來,詢問租房意向。當得知記者需要一個4人合租的房子后,紛紛介紹了自己合適的房源。
今年已經70歲的老房東趙爹爹邊帶記者看房子,邊介紹起了三角花園。他說,這里很多房子都是還建房,他家一共還建了6套房,基本都出租了。他告訴記者,為了適合學生租房,很多房東都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5個至6個小單間。
記者看到,他家140平方米的房子內有4個單獨的房間,兩個衛生間、廚房、客廳和陽臺屬于共用。目前已經有3間房都租出去了。
考慮記者說是4人合租,他又給記者推薦了另外一家房東柳女士,聲稱正好剩下兩套房,適合4個女生住一起。記者跟著房東柳女士到她家看了房屋情況。在柳女士打開一道防盜門后,記者走了沒兩步,躍入眼前的就是一條異常狹窄的過道,過道兩側整齊排列了5扇鐵門。看到記者驚訝,柳女士介紹,每扇鐵門內都有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間,每個房間都配有單獨的衛浴房。
記者觀察發現,在這些鐵門上赫然貼著印有大寫字母的小鐵牌,分別是“A、B、C、D、E”。而在進門處的墻上掛了5個電表,上面也對應貼有“A、B、C、D、E”的字母編號。柳女士說,這樣可以方便每間房單獨繳納電費。“我們家房間雖然隔得多,但卻是用磚隔的,其他家的房可是用木板隔的,隔音效果可差了。”
按照柳女士介紹,這里已住了兩對夫妻和1個單身男,如果再加上記者所說的4名合租女生,這套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了5個小套間將住下9個人。(原標題:大學周邊住房租賃存安全隱患 一套房隔成5套租住9人)。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