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房地產企業集中公布中期業績的高峰期。在經歷了2017年上半年政策輪番調控之后,記者梳理已公布的一線上市房企中期業績發現,八成龍頭房企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同比上漲,其中恒大得益于“三低一高”發展模式的轉變,一舉拿下凈利總額和同比漲幅雙料冠軍。
恒大凈利雙料奪冠
8月28日晚間,恒大發布2017年上半年中期業績,成功刷新今年上半年房企歸屬股東凈利潤金額和漲幅雙項紀錄。據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恒大2017年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潤創下832.2%的驚人增長,以歸屬股東凈利潤188.3億元人民幣位列房企“中考榜首”,歸屬股東凈利總額是排名第三的碧桂園凈利金額的2.5倍,更是排名第十的招商蛇口凈利金額的5.4倍之多。
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除歸屬股東凈利潤實現大幅上漲之外,恒大今年上半年多項核心數據均位居行業前列,這與恒大堅定的戰略轉型之舉關系密切。
早在今年年初,恒大就開始啟動戰略轉型,提出要堅定實施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的轉變。在發展戰略上,由“規模型”發展戰略向“規模+效益型”發展戰略轉變;在發展模式上,由以往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發展模式向低負債、低杠桿、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發展模式轉變。此次恒大歸屬股東凈利等多項指標位列行業前列,正是其實現戰略轉型的一大見證。
龍頭房企盈利分化明顯
截止到8月28日,記者梳理已公布的品牌房企中期業績發現,2017年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排名前十的上市房企中階梯現象十分明顯。第一梯隊包括上半年勢頭迅猛的恒大和中海外,這兩家房企以超過180億人民幣領跑行業。第二梯隊是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在70億左右的碧桂園和萬科兩大房企,漲幅同比均接近四成。第三梯隊則是集中在40億至55億之間的保利、華夏幸福、綠地、龍湖、華潤這五家房企,其中綠地漲幅同比相對持平。最后則是以34.66億元排名第十的招商蛇口。
值得注意的是,已公布數據的今年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潤排名前十的名單中,前八名房企歸屬股東凈利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中海外、碧桂園、萬科、華夏幸福及龍湖這五家房企,歸屬股東凈利漲幅集中在20%至30%之間,只有排名第九的華潤和排名第十的招商蛇口上半年股東凈利同比略有下跌。
多種原因造成盈利分化
最近兩周,上市房企紛紛集中發布2017年半年報,他們的盈利水平發生進一步分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雖然我國樓市進入一個調整期,多個城市出現了加碼調控的政策,但是市場影響在今年第二季度末才出現。疊加上2016年末的結轉,大型品牌房企今年上半年銷售收獲頗豐,從而帶動凈利潤的上漲?!?/span>
“上市房企盈利水平進一步分化,主要與企業拿地成本、項目周轉速度、營銷費用等因素有關。”易居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部分房企獲得土地的成本不太高,所以今年上半年推出項目出售的時候,其盈利空間可以做大。但對于其他拿地成本較高的房企來說,項目不容易上市,或是項目上市周轉速度慢,都會影響企業的凈利潤水平。
未來,上市房企提升盈利空間,一方面需要調整布局,另一方還是需要走多元化發展道路。中原集團北京顧問中心高級經理靳瑞欣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受到多地樓市調控政策收緊的影響,部分布局此類地區的上市房企可以調整布局,向環京地區、熱點一二線城市周邊地區、重點三線城市發展,以促進公司業績的上漲,進而提升公司盈利。”
嚴躍進表示,“在現有城市樓市分化加劇的背景之下,各個房企不僅要做好城市進入的風險判斷,還要在深挖企業自身優勢的同時,找準轉型方向,尋求多元化發展。從長遠來看,社區物業、產業新城、特色小鎮、長租公寓等新業務領域,有利于提升企業銷售業績,給上市房企帶來更多的盈利空間。”(原標題:十大房企八成凈利上漲 盈利兩極分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