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飛漲的共享單車,給南京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擠占了有限的道路資源,帶來諸多問題。9月1日,記者了解到,繼8月初之后,南京交通、公安、城管三部門再次約談共享單車企業,要求暫停投車,并妥善管理投放車輛,如違反規定,管理部門將予以清拖,并作為嚴重失信納入企業征信檔案,并與車輛上牌數量掛鉤。
新規
亂投車將納入企業征信檔案
2017年上半年,各家共享單車企業都在抓緊時間“跑馬圈地”。15萬、30萬、45萬……從2017年初開始,南京共享單車數量飛速增長。大量共享單車擠占了人行道、盲道,亂停亂放,給市民生活、出行帶來了很多困擾。
不少共享單車企業,對于車輛一投了之,沒有足夠的管理人員,路面停車秩序整理很大程度上依賴城管治理,而由于沒有相關的法律規范,城管也只能對違停車進行清拖,自己承擔拖車費用。
7月20日,南京公布共享單車新政,8月3日,交通、公安、城管等三部門聯合召開新政宣貫會,為共享單車企業投車按下“暫停鍵”,年內暫停投放新車,不過,當時并沒有規定相應的懲戒措施。現代快報記者發現,8月份,包括主城、江寧等在內的地鐵站、人行道邊,仍有企業違規投放了大批新車。
9月1日,三部門要求,各企業加強日常運營管理,及時處理違停亂放車輛,及時處理積壓車輛,及時召回破損、故障車輛,日常調度再投放的車輛應當投放到規定停放點內。對于管理不到位或者處理不及時的企業,相關部門規定,將車輛實施清理,企業需要承擔拖車所需費用,這一行為還將納入企業經營服務綜合評價,評價結果將與企業在寧發展掛鉤。
三部門重申,企業要暫停在南京投放新車,并妥善管理投放車輛,對仍不按規定投放、管理的企業,將作為嚴重失信行為納入企業征信檔案,征信記錄與車輛在寧上牌數量掛鉤。
動作
10日起清拖無牌共享電單車
8月3日,交通運輸部公布共享單車新政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不鼓勵共享電單車發展,此前南京市出臺的新政,也提出暫不發展共享單電車。這讓南京市面的共享電單車企業陷入了尷尬境地。8月份,南京交通、公安、城管三部門要求,共享電單車企業應自行回收市面上的無牌電單車。記者注意到,宣貫會后,企業并沒有按照會議承諾執行。
9月1日,三部門再次重申,南京暫不發展電動自行車作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企業應按照承諾,在9月初自行收回無牌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9月10日起,相關管理部門將聯合開展整治工作,一經發現,實施清拖并按要求進行處理。
此外,會議上三部門還提出,共享企業應配置線下服務人員,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按照8月3日政策宣貫會議下發的《材料清單》,向相關部門報送材料,主動辦理車輛登記上牌手續。自2018年1月1日起,南京將對路面上無牌的網租自行車一律予以清拖。
視點
共享單車進入精細管理通道
記者注意到,其實,不只南京收緊對共享單車的管理政策。十部委指導意見出臺后,上海、廣州、杭州、深圳等城市紛紛叫停共享單車投放,企業“野蠻生長”方式行不通了。
“把共享單車企業的投放要求與信用相掛鉤,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探索。”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認為,亂停亂放,堵塞通道、破車陳放街頭,牛皮癬等在市場配置資源下引發的問題,需要政府進行良好的引導,對失信者懲戒、守信者獎勵。“投放前要報批、及時清理損壞車等政策要求,都應該與企業信用掛鉤,才能真正發揮外部環境的約束,讓企業承擔起主體責任。”
南京的共享單車數量已達供需平衡。下一步,共享單車將進入新賽道,精細化、智能化運營是重點,也是行業競爭的核心力量。共享單車企業應通過多種技術和運維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才能在相關主管部門的管理中實現合作共贏。(原標題:南京給共享單車經營企業立規矩 亂投放納入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