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200億兩江春夢破 云南城投敗走重慶(樓盤)》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兩江春城,這個位于重慶黃金地段的百萬方品質大盤的轉手牽動了業界的神經。容磁財經創始人王雪松首先在其朋友圈對該稿子進行了轉發。協卓機構執行總裁劉世勇也在其朋友圈進行了轉發。商業地產醫生林海彬先生在轉發該文章時評論到,兩江春城,又一個看似不差錢盲目自信搞大商業體量被拖死的企業。
十一冶建設集團西南公司PPP事業部副總經理、投資總監高趙軍則向和訊網表示,他的朋友圈已經將兩江春城項目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昨天中午的時候,他們還在討論藍光地產并購的事情。作為一個地產投資領域的老兵,他認為項目并購一般會先進行外部調查及內部測算后才會實際介入,并購有風險,千萬要謹慎。
高趙軍表示,希望跟兩江春城的業主方約一約,看看能否找個合適的切入點介入。
然而,更多的投資界人士則紛紛向和訊網表示,藍光地產寧愿對簿公堂,也不愿將并購進行下去,有可能是決策層發現了較大的介入風險。或者是兩江春城項目運作前期的非市場化讓其恐懼。一個項目如果拿地經不起推敲,后期介入會麻煩不斷。品牌開發商跑馬圈地進行項目并購是求財,不是自找麻煩。
各方緘默的背后博弈
與社會各界熱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止目前,有關各方云南城投集團、藍光發展(600466,股吧)股份和神秘的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仍然選擇了保持緘默。
“起訴到四川(樓盤)省高級人民法院是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和藍光發展股份前期撕逼的結果,”并購律師李先生猜測,如果不是并購雙方都比較強硬,事情還不致于鬧到現在這樣的地步。有可能目前兩江春城的實際控制人正在與四川藍光發展股份進行緊鑼密鼓的溝通。因為雙方簽有保密協議,因此任何一方都不敢隨便披露細節。
不過在目前情況下,有關各方都面臨騎虎難下的境地!這個官司最終能不能打下去,實際取決于兩江春城項目的實際控制人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的態度。如果違約金當初沒有定那么高,也許藍光也不心痛,列個名目付給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就完了。但是花3個億去看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可能能掐會算的藍光老板楊鏗還是覺得太貴了點。
如果,重慶中華置業執意要追究藍光地產的違約責任,獲得違約金,藍光地產沒有退路,只能應訴。但是,藍光發展股份是一個上市公司,像這樣的官司每一步進展都必須在公告上進行披露,這意味著即使云南城投集團和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都不發聲,兩江春城項目引發的百億元地產項目并購案也將成為2017年行業大事。兩江春城大量的拿地和項目開發細節將隨著司法機關和媒體的深入調查而浮出水面。這顯然不是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愿意看到的。
李律師認為,兩江春城這樁并購案打下去肯定是兩敗俱傷,弄不好還會牽扯到一大批人。最大的可能就是雙方協商找到一個體面的臺階就坡下驢。
云南城投是誰的名利場?
云南城投集團是誰的名利場?
面對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國有資產流失,為什么云南城投集團在消息在社會上廣泛傳播成為社會焦點之后居然還穩得住,不出來面對公眾自證清白!
資料顯示,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云南城投集團,原名: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2年7月更名)成立于2005年4月,擁有云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水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萊蒙國際3家主板上市公司,一乘股份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擁有近30家全資(控股)公司和20多家參股公司,業務涵蓋城市開發、城鎮環境、健康、休閑、金融等領域。
按照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是云南城投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但是意外的是在重慶中華置業有限公司與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購訴訟中,云南城投集團卻被當成了局外人。
“訴訟雙方不把云南城投集團當回事,就是打云南省政府的臉,”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級教授、博導告訴和訊網,國有企業越大,管理難題越大。云南城投集團作為一個巨無霸投融資平臺企業,要進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兩江春城這樣的項目,以云南城投集團的名義運作,最終如果其收益和股權盡然完全與其無關是說不過去的。國有企業的金字招牌不能輕易借給民營企業去濫用。
調查發現,云南城投集團現任董事長許雷是該集團的老人。許雷一直擔任云南城投母公司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是2007年云南城投借殼紅河光明上市的主操盤手。2007年至2012年3月,許雷出任云南城投的董事長。離開兩年多后,2014年9月,劉猛去職,許雷再次官復原職,權重一方。
然而,就在許雷重回云南城投不久的2014年11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稱,云南省紀委快審快結3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違紀案件,給予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沒有履行組織考察程序的富滇銀行董事長、委書記夏蜀黨內警告處分,給予沒有嚴格履行破格提拔推薦考察程序的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許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違反領導干部在試用期間一般不做交流或調整規定的云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副書記柳彬黨內警告處分。
前述教授同時認為,像云南城投集團這樣的平臺,管理的關鍵是各公司一把手的選擇。如果,集團的領軍人物沒有選好,下面幾十個公司就可能出現任人唯親、權力尋租等現象,到最后就是損公肥私,在掏空國有資產的同時,留下一大推爛攤子。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一方面云南城投集團資產急劇膨脹,資產從最初的11.388億元,到現在的2229億元,只用了12年的時間,平均年增長195.73倍;另一方面,云南城投又爆出高管集體辭職的消息。2016年3月,云南城投公告稱,其副董事長余勁民、董秘兼副總經理栗亭倩、副總經理韓開平離職,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和訊網調查還發現,盡管云南城投集團的資本規模擴張生猛,但其運營的業績并不理想。如其以地產為主業的上市子公司云南城投公告稱,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70億元,較2015年的40.13億元增長143.46%,其中主營業務收入94.97億元,較上年增長272.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4億元,較2015年的2.79億元下滑12.38%。
甚至,去年前三個季度,云南城投的凈利潤皆為虧損,四季度卻扭虧為盈。和訊網注意到,主要原因就是其處理了幾筆資產,包括轉讓溫泉山谷21%的股權獲利6376.26萬元,轉讓晟發房地產60%的股權,以及其下屬云南安盛創享合作企業轉讓重慶云城兩山約6.9億元債權。
2017年1-6月,云南城投實現營業收入36.42億元,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利潤-2.83億元,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17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