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備受社注的保障房違規轉租轉借現象,本市對保障對象和中介機構實行“雙處理”。今年進一步在全市所有公租房小區中推廣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對轉租轉借等行為起到預警和取證作用。另外本市擬出政策,違規轉租10年內不得申請各類保障性住房。
北京共有產權房將突破20萬套
北京市在保障房建設上,堅持規劃選址、土地供應、資金支持、審批辦理“四個優先”措施。70%的保障房項目布局在軌道交通沿線,保障房用地計劃單列,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推進“一會三函”審批改革試點。
本市鼓勵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列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目前已開工5個項目、房源1.28萬套。加大企業自持商品房作為租賃房推進力度,加快培育市場供應主體,目前已推出19個企業自持租賃房項目,租賃房建筑面積127.5萬平方米。
同時,全面提升保障房建筑品質,打造綠色宜居精品住宅。通過保障房規劃設計方案專家預審機制、全裝修成品交房、全面實施裝配式建筑等舉措。目前本市保障房裝配式建筑規模已達240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
2017年本市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5萬套,竣工6萬套。截至8月底,本市保障房新開工4.9萬套,完成全年5萬套任務的99%,竣工7.1萬套,完成全年6萬套任務的118%。
截至目前,全市保障房累計入市93個項目,房源8.5萬套,已銷售63個項目,6.2萬套。剩余2.3萬套和其他20多萬套自住房將轉為共有產權房。
2016年至今拉低全市商品房均價近10個百分點。逐步從嚴購房條件,已有一套住房和已獲征收拆遷安置房家庭不得申購,申購前轉出房產的明確須滿三年。今年4月起,將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展需要的非京籍家庭納入住房保障供應體系,分配比例不低于30%。已先后啟動4個公租房和1個自住房項目面向“新北京人”專項分配。
今年全市公租房小區推廣“人臉識別”
保障房全裝修成品交房是不是可以拎包入住?保障房小區孩子能否就近上學?醫療配套服務怎么樣?為了讓保障房輪候家庭及社會各界更加直觀地了解保障房,今天上午,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組織了“工地開放日”活動,邀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行業專家、市民代表、媒體記者等組成的參觀團走進在施的保障房項目——“首創o美瀾灣”對接安置房項目,參觀工法樣板間,參加交流座談會,親眼見證保障房建設裝修全過程。
北京市住建委堅持不斷豐富政務公開內容,拓寬政務公開途徑。今天邀請居民代表走進項目工地,便是政務公開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式。
現在,市民打開市住建委官方網站,可以查詢到全市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政策法規、政務動態、數據查詢、服務事項等內容。今年7月,市住建委編制的自住房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面向社會公布,該地圖將2013年以來我市推出的自住房項目“所在區”、“項目名稱”、“銷售均價”、“當前狀態”等具體信息在地圖上予以標記,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打通政務公開服務市民“最后一公里”。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備受社會關注的保障房違規轉租轉借現象,本市對保障對象和中介機構實行“雙處理”,即取消保障對象資格、收回房屋,取消中介機構備案資質、實施信用懲戒。截至目前,已累計查處違規轉租轉借117起。
繼去年在海淀金隅翡麗小區率先推行“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系統試點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在全市所有公租房小區中推廣,對轉租轉借等行為起到預警和取證作用。(原標題:北京:違規轉租公租房或10年內不得申請各類保障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