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一早,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006)公告,稱目前正在籌劃關于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因有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故申請自2017年9月11日起停牌。
今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公開表示“要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今年3月,深圳國資委的2017年規劃發展工作會議上,副主任胡國斌稱2017年為深圳國企“資源整合年”,將全面推動市屬國資國企整合重組納入市政府重點工作,整合思路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打造一批大型專業化平臺公司和優勢產業集團。
一方面,國企資源正在被整合,去年一年深圳全市88家僵尸企業被出清重組,其中包括77家市屬企業。另一方面,市屬國企加大資本運作力度,目前已有萬科、信達財險和天音控股三家企業被納入市屬國資國企范疇。
深圳國資委下屬的21家企業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參與房地產開發的有深深房、深物業、深業、深圳地鐵、深特發、深圳天健和深振業,截至目前,這7家企業中未進行過國企改革的僅剩深物業和深振業兩家房企。
深振業是最早傳出將被保留的三家地產平臺之一,剩下兩家分別是深業集團和天健集團,而天健集團在2014年打響了深圳國企改革的第一槍,深業在2015年也開始資產注入。
此次停牌激活了市場對傳言的想象。深圳一名業內人士稱:“整合的話不稀奇,深圳這些小的地產公司,特別是國資委下屬的,資產規模都不大,這些年也沒什么太多的發展,國資委當然想把上市公司的平臺利用好。”
國信證券房地產分析師方焱也認為,深振業整合的可能性比較大,“像北京、上海、深圳這幾座城市,90年代最開始上市的老國企,以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偏多,國資委講整合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沒否認過類似計劃。”方焱說。
方焱曾以顧問的身份參與過一場深圳國資地產股的重組,但最后由于整合周期長,主事官員遇到人事調動,事情進行到一半被擱淺。但方焱認為深振業的整合想象空間已經不大,“剩下這幾家地產公司也沒什么資源,就算都賣掉把小項目放進深振業來,也很難幫它做大,搞到深振業里來,說不定還成個拖累。”他說。
深圳特區最初的開發與國資委的這些房企密不可分,它們一手塑造了深圳市早期的城市風貌,包括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的國貿大廈、深圳機場候機樓、香蜜湖度假村、小梅沙旅游中心等地標物業。然而近十幾年來,以萬科、佳兆業、星河為代表的民營房企搶占先機擴大規模,以招蛇、華潤為代表的央企利用舊改資源保持優勢地位,這批國資委的房企逐漸邊緣化。
就剩下的這兩家房企來看,今年上半年,深振業房地產銷售收入為18.34億元,深物業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收入10.54億元。兩家公司都面臨土儲不足的情況,截至2017年6月31日,深振業已完工和在建物業的帳面貨值約為63億元,深物業約26億元,加起來不足百億規模。
深振業2017年半年業績報告中的一段話,頗能體現其規模的境況:“公司當前的土地儲備尚不能滿足大發展需要,尤其是一線城市土地儲備不足;由于公司整體規模偏小,參與土地市場競爭壓力較大;融資難度依然較大,公司在擴張發展和保證資金鏈安全之間的平衡難度進一步加大。”
已進行過國企改革的深業是否會參與深振業整合?深業是目前深圳國資委市值最大的地產平臺,在方焱看來,深業在改革時就是單獨進行,且名下還有沙河股份,不會參與深振業的整合。經濟觀察報記者關于此事詢問深業集團時,得到的回復是“公司對國企改革的表態較為謹慎,不方便透露。”
擁有大量地鐵物業的深圳地鐵在今年成為了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其董事長林茂德在6月底的萬科股東大會中曾表示,深鐵的地產這塊,重點是跟萬科合作。方焱認為,這兩家規模走在前面的國資委房企參與深振業整合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值得注意的是,深振業與深鐵合作開發過多處項目,最新的是位于深圳龍崗區的地鐵上蓋物業錦薈park,此前最有可能向深振業注入房地產業務的就是深圳地鐵。而隨著深鐵入主萬科,兩家公司的親密關系隨之破滅。
深振業的一名營銷部門人士向經濟觀察報透露,去年深鐵剛剛宣布與萬科達成戰略合作時,深振業的內部情緒是較為抵觸的,他認為同為國資的公司,業務上應更加契合。經濟觀察報向深振業詢問了以后是否與深鐵還會有合作、整合的方向是什么等問題,得到的回應是“無法確定何時能給予媒體回復。”
今年3月,深振業董事會進行了一次換屆,一直任職于國資企業的趙宏偉繼擔任公司黨委書記之后,成為新一任董事會董事長。獨立董事全部更換,添加了來自民營企業的新鮮血液,包括AMT的創始人孔祥云,和從中海離職創立大海智地的曲詠海。今年7月,原董事會秘書彭慶偉辭職,其事務由副總裁方東紅和副總裁李偉分管。
上述業內人士提供了另一種整合的猜測,他認為深振業可整合的地產業務規模較小,也許會變更主營業務。類似的例子是保利并購中航地產,中航地產先是將子公司及項目全部出售給保利地產,然后聚焦物業資產管理業務。“深振業有可能仿照中航,往輕資產的方向搞。”這名業內人士說。
除了物業管理,近些年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園區、特色小鎮,都已經進入國資委的視野。深特發與香港蘭桂坊達成合作意向,整理更新小梅沙片區,打造濱海休閑小鎮。深振業在2016年年度報告中提到,正在研究和探索建設運營特色小鎮的方案。(原標題:深圳國企房企整合過半 深振業A籌劃重大事項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