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圈子:自古如今都是如此
翻看那些成功名人的傳記可以發現,他們在少年乃至幼年時,就已經接觸到了不少的成功者,最終成為他們人生成功路上的“貴人”。
在《三國演義》中,雖然司馬懿后半段才出場,成名遠遠晚于他的對手——諸葛亮。
但他卻是少年得志的人物,20歲前,素以知人善任的楊俊就看上他,評價為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舉薦和好評,司馬懿才一步一步走向東漢以及后來魏國的政治中心。可見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開始混圈子。
古人如此,今人也一樣。在九十年代初還名不見經傳的馮小剛,如果不是因為后來擠入王朔、葉京、鄭曉龍、姜文、崔健、馬未都等人組成的大院子弟圈,也就沒有了今天的如日中天。
時至今日,馮小剛仍然津津樂道,當時好不容易把王朔請到家里,親手給他做了一頓他愛吃的飯初識往事。
對孩子來說,少小年紀混圈子不合適。但確實需要通過父母的社交圈,發現他的天賦和特長,從而進一步悉心培養。
教授認識的一家中介公司老板,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會中發現了孩子的網球天賦,并因此悉心培養自己的孩子,最終讓他成為了少年網球冠軍,代表中國參加了今年的14歲年齡段法網。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網球第一人李娜,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都是在很小的時候,接觸到影響他們日后一輩子的重要人物,最后發展了自己的天賦,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在學區房之外,還需要一個可以用于拓寬圈子的大客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