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出版社發行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一書,收集了財政部部長肖捷《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一文,文章勾畫了中國下一步如何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一些設想。其中,在第四部分談及“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時,肖捷指出,要圍繞優化稅制結構,加強總體設計和配套實施,推進所得類和貨物勞務類稅收制度改革,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提升稅收立法層次,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
在談到大家關心的房地產稅如何推進時,肖捷表示,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以下為全文:
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肖捷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強調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并明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健全財政體制、預算制度和稅收制度,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斗。
一、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現代財政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必須加快改革步伐,完善體制機制,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是實現黨中央關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重大部署善作善成的必然要求。過去5年,財稅領域改革多點突破,不斷向縱深推進。現代預算制度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新預算法頒布施行。在推進預算公開、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密集推出、落地實施。稅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全面覆蓋,開征66年的營業稅告別歷史舞臺。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全面推進。環境保護稅法制定出臺。房地產稅立法、個人所得稅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工作穩步推進。財政體制進一步完善。出臺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重點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積極推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出臺實施。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進一步落實好黨中央確立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重大部署,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鞏固和拓展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再接再厲,久久為功。
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洞察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科學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必須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財政制度體現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關系,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是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的客觀需要,有利于加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出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戰略部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快建立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可持續的現代財政制度,充分發揮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供公共服務、調節收入分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的職能,促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二、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