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80后購房者中不乏財富新貴的手筆。
據麥田房產表示,在最近一年80后的成交案例中,不乏有出手購入高端住宅的,比如一位85年的從事金融行業的男士,今年8月份就花了3000多萬元在北五環買了一套380平方米的大平層,購房目的是用于家庭的居住改善。
據麥田房產統計,最近一年,在80后的成交中,購買600萬元以上中高端房產的比例占到46.8%,略高于90后的46.0%。
但是,從80后的平均套均總價上來看,卻被90后反超。統計顯示,最近一年,80后套均成交總價612萬元,相比90后要低5.3%。
麥田房產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80后的置業呈現多元化特點,改善需求和首次置業剛需并存,還有一些80后因為家庭結構的變化或子女上學的考慮,添置小戶型。這都導致80后置業成交價格跨度較大。
而對于90后來說,因為結婚生子等需求買房暫時還不是主流,而且很多買房的90后,背后都有支持他的父母,所以其平均成交總價比80后還要略高了。
3.80后傾向于貸款買房
從貸款上來看,各個年齡段中,80后貸款買房的比例最高。據麥田房產統計,最近一年,有71%的80后買房時需要貸款(包括商貸、公積金貸、組合貸),相較于70后和90后,80后貸款買房者占比較高。
“工作快十年了,沒外債但也沒多少存款,工資遠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1987年生的張先生說,靠自己的積蓄買房是沒戲的,去年他和媳婦結婚時,兩家人湊了130萬元首付,又貸款了200多萬元,在東五環買了一套小二居,現在每個月需要還月供16000多元,壓力不小。
不得不說的是,記者身邊類似于張先生的人不少,有和朋友合伙買的,也有和家人合伙買的。在個人無法支付首付,卻極度渴望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住房時,對有些80后來說,不得不眾籌購房。一邊住著,一邊等待升值,賣掉再各自換房。還有一些80后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就在周邊下手。但無論哪種方式,幾乎都會啟動貸款。
對此,麥田房產表示,從“317”新政之后,各個年齡段貸款購房的比例都有所減少,特別是商貸,這主要是由于二套房貸款政策收緊、首付比例提高等因素所致。從數據統計上看,上一年(2015年12月-2016年11月)80后貸款買房比例為79%,比最近一年(2016年12月-2017年11月)的71%明顯要高。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銀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