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預測:
2018年是炒房客比較困難的一年,房價未必會跌多少,但成交會比較困難?,F在成交困難是因為限貸、限購,明年主要是市場陷入觀望。
2018年也是中小房企比較困難的一年,成交量的銳減和市場陷入觀望氣氛,將讓很多房企無法熬過這個冬天,出賣項目或者股權、甚至全面賣身的,將越來越多。
從2018年起,你要記住一句話:中國城鎮化正在全面進入“大城市化”、“大城市圈化”的時代,如果一個城市級別不高、不是中心城市、也不靠近中心城市,“小學生人數”還在不斷下降,這里的房子堅決不買(除非是剛需)。
米宅米宅(mizhaimizhai)認為,
1、從全國來看,如果投資房產,出臺長效機制之后半年買房是最好的時機。
在長效機制沒有出臺前,中央不會大規模撤掉短效機制,所以市場會繼續冷下去,不會突然復蘇,房價也不會突然猛漲,反而還是稍有一定下跌空間,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本輪已經開始下跌的市場,比如合肥,比如環京的燕郊和固安。
2、而對于那些由于政策限制而產生明顯新房二手房倒掛的城市,2018年上半年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旦長效機制進入,限價這種明顯不是長效機制的手段就會首先撤出。
3、房產稅會出臺,同時也會加快,但是究竟怎樣發揮作用,能發揮多大的作用誰也說不清,如果你有三套房以下,可以無視。如果你有三套房以上,需要關注一下不動產全國登記,畢竟這項工作一定是全國推行房產稅的前提。
4、 對于還有能力上車的剛需,房價不會大跌,該買就買吧,長效機制保障的目標是“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房產”,房價大跌第一不愿意的是銀行,第二不愿意的是地方政府,第三是已經買過房子的人,第四才是開發商。
5、如果你實在沒有能力買房,長效機制也能幫你住上房子或租上房子,還是那句話長效機制不是“人人有房子”而是“人人有房住”。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