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企三強碧桂園、恒大、萬科的銷售額在去年邁入3000億元門檻時,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僅僅一年之后,這三大房企又同時完成了一個“里程碑”。
12月7日,碧桂園宣布,前11個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342.7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元的房企。而身后的恒大和萬達,前11個月的銷售額分別為4704億元和4676.5億元,以這兩家公司的體量和以往的銷售節奏判斷,最后一個月,他們的銷售額肯定可以幫助公司完成5000億元的年銷售額。
此外,融創和保利全年的銷售規模也有望超過3000億元,繼續領跑第二梯隊。
實際上,隨著房地產市場日益成熟,客戶對于項目品質和產品服務的要求日益提升,龍頭房企憑借規模優勢在這方面無疑做的更好,同時在資源整合和多融資渠道、成本控制等綜合能力上,中小房企顯然也無法與龍頭企業相比。在全國房地產市場年銷售額逐步見頂的情況下,市場集中度開始快速上升。
多位地產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地產行業的趨勢是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現在前100名房企的市場占有率是40%多,相信5年到10年后會提升到70%多,前十名的占有率很可能到達30%。
而根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 100》排行榜顯示,2017年11月份,TOP 100房企整體銷售規模高于9月份和10月份水平,環比增長14.8%。除了碧桂園突破5000億元大關外,千億級房企已達14家,預計2017年千億級房企數量可能達到16家-18家,TOP 50門檻或近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遭遇史上最嚴厲的調控,但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仍繼續上漲。
從銷售走勢上看,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增速自年初以來逐月下滑,至年中受企業集中備案和業績沖刺等因素影響,小幅拉升;而步入下半年以來,隨著熱門城市“四限”政策的持續加碼,投資需求受到抑制,商品房成交規模也隨之持續降低,1月份-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增速比前10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降至全年最低。商品房銷售額115481億元,增長12.7%,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雖然政策收緊導致增速放緩,但全年行業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已無懸念。克爾瑞方面參照往年12月份環比增幅(31%-39%),按30%增長率保守預估,2017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有望達到16776萬平方米和131719億元。而假設12月份繼續保持前11個月同比增速,預計2017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也將達到157707萬平方米和130262億元,綜合兩項預測結果,今年銷售較去年有望持平或保持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