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過去的2017年,北上廣深的不少業主發現自己的房屋跌價了。
2017年房地產行業經歷空前的調控,房價在史上最嚴調控的干預下剎住了漲勢,北京尤為明顯,從公開數據來看,北京2017年11月份二手房成交價格相比3月份高位時的成交價格下跌12.2%;而成交的二手房中,有超過95%的二手房價格是比預期價格低的。2017年,北京居民購房杠桿率下降至23%,貸款比例明顯下降。
2017年行業格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成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主線,房屋租賃市場吸引巨頭紛紛加入競爭。在傳統房地產企業龍頭碧桂園、萬科等發力住房租賃市場的情況下布局長租公寓,阿里巴巴、京東以及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進入房屋租賃領域,建設銀行也開始布局房屋租賃行業。
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將會怎樣?平安證券年度猜心,在新年來臨之際發布2018年地產行業十大猜想。
1、因城施策,調控延續現狀
2016年下半年以來,核心城市密集出臺限購、限貸、限價等樓市緊縮政策,2017年延續政策緊縮政策,3月北京進一步升級為認房認貸,同時以廈門為開端超過多個城市出臺 2-5年的限售政策。展望2018年,預計2018年差別化調控將延續,但考慮調控已漸見成效,大幅加碼概率較小,基于以下四點理由:
第一,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住建部會議均強調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第二,2017年九部委出臺《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収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在長效機制建設完成之前,仍需要調控換取時間;
第三,盡管經濟下行壓力仍在,但短期工業增加值增長仌相對平穩;
第四,2017年各線城市房價漲幅明顯回落,熱點城市樓市亦呈現不同程度降溫,調控已逐見成效,同時住建部明確“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未來進一步大幅加碼概率亦不大。
2、租賃用地供應有望逐步放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幵麗的住房制度。要収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極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在此政策基調下,2017年主要城市已出臺未來三到五年的供地計劃,租賃用地占比普遍在30%左右,預計2018年租賃用地供應有望逐步放量。
基金君在此換成白話暢想,租賃用地供應增多,意味著住宅用地將減少,核心城市的一手商品房或將減少,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有房才算安家立業,人口凈流入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或將緊俏。
3、資金面中性偏緊,壓力點或在下半年
2016年年底以來,資金面持續收緊,2017年 4月 25日政治局會議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主題進行集體學習,并提出維護金融安全 6項任務,體現了自上而下對防范金融風險的高度重視。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實際利率持續攀升,2017年 11月全國首套房按揭利率平均達 5.36%,連續 11個月攀升。從M2增速來看,前 11月 M2增速同比增長 9.1%,較2016年全年下降2.2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收窄。
短期來看,市場利率仍有望延續高位。從國際環境來看,2015年 12月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正式步入加息周期;2016年12月、2017年3月、6月、12月再次加息,美國持續加息將制約國內流動性松動空間。從國內環境來看,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普遍超過5%,十年期國債亦到達近 4%的高位,成本端抬升制約按揭利率下行空間。
極端情況下,行業資金壓力點或在下半年。展望 2018年,中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預計貨幣政策難有大幅松動。根據測算,2018年下半年將步入公司債到期高峰期,目前債市情況無論収行利率還是難度均超過以往,部分房企或難以實現以新債償還舊債。而房地產企業傳統資金來源主要為銀行貸款和銷售回款,若 2018年上半年銷售超預期回落,且銀行信貸依舊偏緊,不排除個別小房企面臨資金鏈風險。
4、銷售中樞下行,一二線好于三四線
在限價依舊嚴格、樓市逐步降溫、捂盤成本高企的背景下,預計越來越多開發商將選擇接受政府指導價推盤。加上一二手價格倒掛,推盤上升或將帶動2018年一二線城市銷售企穩甚至略有回升。銷售中樞下行,預計下降5%。中性假設下,預計2018年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銷售面積同比持平、微增2%、下降13%,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整體同比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