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剛過去的2017年,是國家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因此被不少專家預測為“生育高峰”年,不過,從統計數據看,2017年中國新出生人口數和人口出生率雙雙下降。
據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同比減少6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同比下降0.52‰。另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提高至17.3%。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分析,“全面二孩”政策難以帶來出生人口的猛增,出生率下降是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現象。從人口對樓市發展的影響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基本上是一個“馬鞍形曲線”,2030年前后可能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歷史性拐點。
1.出生率下降
縱觀歷年統計數據,除個別年份外,中國人口出生率整體呈下降趨勢。
改革開放前,出生率基本維持在20‰-30‰左右;從1991年開始,出生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下。2017年,人口出生率是12.43‰,為2003年以來第二個高點。
黨俊武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婚育觀念不斷變化,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更加顯著,生育意愿也在降低,“這是人口發展的必然規律”。
那么,出生率下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規劃院院長沈遲認為,目前中國還沒有到劉易斯拐點,出生率降低或出生人口減少并不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太大影響。他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中國今天的成就并不是吃了人口紅利,而是吃了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
沈遲進一步分析,中國經濟面臨的是勞動力結構性短缺而不是數量短缺。目前,自動化、智能化解放了大量勞動力,中國還有大量農村人口沒有機會進城就業。“你看美國,他們全國才3億人,但有多少勞動力?生產了多少社會財富?”
2.短期對房地產影響不大
黨俊武認為,從人口對樓市的影響上看,2030年前后可能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歷史性拐點。
他提到了三個理由。
一是他預測2030年前后,中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二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70年左右之前出生的人口,在2030年前后大多進入老年,推動中國老年人口總規模達到4億;三是獨生子女家庭數量龐大,目前大體上是1.5億戶。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通常情況下,人口出生高峰期與房地產銷售高峰期之間周期存在20年左右的時間差。“如果人口出現持續性下滑趨勢,或者增長趨勢減緩,房地產整體需求也在減緩,但這種影響不會在短期顯現。”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從人口數量變化來看,2007年中國30-45歲主力購房群體數量達到峰值,此后一路下滑,以2018年為起點,未來十年這部分購房實力人口比例還會繼續下降,必將帶來住房需求整體萎縮。
同時,他指出僅用全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指標去分析過于寬泛,還應考慮人口地域結構的影響。不同城市對人口的吸聚力存在差異,即便全國人口數量下滑,也不代表熱點城市人口下滑,更不代表熱點城市購房需求會大幅減少,“在不考慮政策因素影響下,城市本身供求關系對房價影響是最直接的。”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