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預判今年北京樓市是“小年”,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
但是大家在關注中,總帶著點僥幸,這個僥幸就是:會不會有意外發生,今年北京樓市會不會迎來轉機?
北京地產業內人士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苦了一年之久的北京樓市,2018年是否會逢春呢?
1月24日,北京市2018年“兩會”開幕,北京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所做政府工作報告中所透露之內容,則徹底打消了北京樓市“逢春”的盼頭。
解讀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有多個緯度可以佐證上述“小年”說法。
例如,今年北京市GDP增長目標定在6.5%,政府經濟保增長工作壓力不大,放松樓市調控動力就沒有;疏解人口依然是北京市今年的主要工作,樓市調控從緊就成了配合疏解人口的有效手段……
上述多個信息構成了一個對樓市中性偏負面的預判——今年北京市沒有動力去放松樓市調控。
陳吉寧也直接指出,今年要保持房地產調控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決不放松房價調控。
除了上述這些“基本面”以外,其實還有一條對樓市大利空的消息,未見機構及媒體重點解讀,在此,房小評拎出來,供大家參考。
陳吉寧指出,今年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防控金融風險,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履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敲黑板:化解和防范金融風險工作從中央延伸到地方,成為今年地方負責的重要工作,今年房貸等信貸不會放松,而且會越來越緊,房貸緊,則樓市成交慘淡,不會繁榮。
另外,房小評從一位做金融的朋友處獲悉,在北京金融圈流傳著各種信貸將嚴厲監管的消息。1月份開始,多個商業銀行暫停發放房貸,對于2017年主要發放的房屋抵押消費貸款,嚴格排查和監管,貸款主體必須是公司,而且期限被嚴格控制。
1月13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這個通知發放之后,北京、成都等多地的多個商業銀行被檢查和停貸。
之前在北京開展業務,高歌猛進的外地城商行們,據說要逐步退出北京市場。受注冊地銀監局的監管以及自身資本實力影響,這些敢打擦邊球,一度是開發商融資主要通道的城商行們,在2018年則會集體沉寂。
多家商業銀行的分行行長、業務負責人因為被檢查出業務違規而被開除或者處分,中介公司、擔保公司等與銀行業務往來較多的金融機構也被檢查和罰款。某商業銀行動輒被罰款幾億元。
當然,這只是開始。
只有在金融業從業的人士,才能感受到,今年1月份才是金融業的嚴冬。尤其是跟房地產密切相關的信貸業務。
據說,商業銀行對于房貸利率上浮20%的做法,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如今到銀行申請房貸,只能看天氣、看銀行的心情,有的時候趕上銀行資金頭寸緊張,加上自己信貸資信方面有一些缺陷的話,動輒利率上浮40%也是有可能的。
金融監管這些嚇人的話,在這里先不繼續了。房小評想說的是,從來信貸松緊直接關系到房地產市場的興衰,要想樓市成交量出現大的起色,除非信貸政策放松。而今年1月份以來,恰恰是北京地區信貸政策更加收緊的時候。
不過,也有金融業人士向房小評表示,形勢未必那么悲觀。去年已經開始金融去杠桿和防范風險的工作,今年嚴控抓緊,是正常的。而且今年年初開始加大力度清理整頓,也給下半年松口氣留了余地。
看來,今年樓市的機會窗口,或許在下半年了。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