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從去年以來,國家從不同層面不斷向外界透露房地產風險要注意防范,而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房住不炒也成了調控的重要方向。甚至今年大年初一頭一天就對調控成果作了總結,并對未來作出了重要指示,新華社2月16日電,日光盤、地王熱、開發商坐地漲價……類似樓市“高燒”現象逐漸退幕,在“房住不炒”指揮棒作用下,供需兩側發力的調控政策效果顯現,房價漸回理性通道。
因此,在今年信貸政策依然不會太寬松的情況下,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資金壓力都不會太小,為此也提醒那些過度利用加杠桿的人要提前做好預警了。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談到房地產金融風險時表示,我國的房地產信貸質量總體良好,房地產金融風險是可控的。這意味著什么呢?有些人解讀為既然可控,那么這對市場是個大利好,意思是又可以利用加杠桿炒房了。
其實大錯特錯,安家融媒認為,既然可控,那也就表示當下的政策是正確的。未來的調控不但不會放松,反而還會可能更加嚴厲。在回答住房信貸政策會不會出現新變化的問題時,潘功勝表示,住房貸款仍然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這就說明,當前嚴厲的調整政策并沒有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的實際利率是穩定的,和經濟走勢是相一致的,資金面供給也是比較平衡的。
防范房地產泡泡的首要任務是要管住房價,通過限貸限購等措施,堅決杜絕房價繼續上漲,防止泡泡越來越大。當然,還要防止房價的大幅下降,刺破房地產泡泡,引發新的金融風險。
之前的新華社表示,金融市場的杠桿或者說泡泡不是一天積累起來的,金融市場的去泡沫不是可以“畢其功于一役”的。說白了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去泡泡也不可能只求一朝一夕,否則的話一定會處理不當從而導致更大的風險,也就是說,本來是要去風險的,結果在處理中又增發了新的風險,最后得不償失。
房貸收緊,這是必然的,因為房住不炒,要保證大家回歸居住屬性的觀念更新,那么就要把過去加杠桿的傳統遏制住。
同時,2018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對房地產市場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這就意味著國家不會繼續打壓普通購房者,保護剛需依然是很重要的任務。
所以,說到底,不是不讓你買房,而是房子不適合炒了。什么樣的人該買房什么樣的人不該買房,一目了然。如果有資格又有錢,當然可以買,特別是大城市。炒房絕對不可以。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