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曾幾何時,每個人都開始認為認為房價永遠都是在上漲的,可今年入春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突然遭遇滑鐵盧。例如,北京二手房跌幅連續六個月居全國第一,新建商品房簽約量幾乎腰斬,許多地區房價下跌達到20%。那么這個數據到底準不準確呢?這是像樓盤一樣“放出來的價格永遠比成交的價格低”的道理嗎?僅僅是給大家看的數據還是真的房價上漲遇到了調控?今年的房價到底怎么了?據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是漲還是跌?又或者是持平嗎?
為什么前幾年房價猛漲?住房的剛需需求應該是最大的原因,使得有人愿意花更高的價格來“接盤”,投資者不至于把房子砸在自己的手上。對于房產投資者來說,他們在購置房產之后,未來獲利的方式無非兩種: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套利,或者轉租獲得持續性穩定的租金收入。而無論是轉售還是出租,都必須存在一個“接盤者”。前幾年,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的非核心地區,開發商受到前幾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影響,拿地太多,盲目建設。然而二三線城市本地居民的住房剛性需求基本飽和,投資意愿又不高;更無法像一線城市一樣吸引非本地居民購房。短暫的熱潮之后,甚至出現了一地雞毛。
房價上漲的同時,經濟并沒有很快的發展,這也就意味著居民的收入并沒有很大的提升,那當這個城市的工資水平并不能負擔起該城市的房價,這些房子都是怎么賣出去的?首先是剛需的人群,如果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支撐房價,那么選擇租房或者借錢買房,其次投資的人群,大部分人在房價大幅度上漲的時候都會持觀望態度,最后是在外地奮斗回家鄉置業的人群,用一線城市的高收入來購入家鄉小城市的房子,當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回來居住。
在這種情況下,房子也許真的會有下降的趨勢。那么回到現實,除了各種各樣的分析貼,有見過哪里的房子是真的下降的嗎?反正我只見過標價低,但去售房部的時候依舊很高的房子。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