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有人認為,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其基本特征是“差異化”。即各個城市的調控方式及辦法越來越不同,不僅“因城施策”,而“因區施策”。因為,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3月19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下一步的工作將堅持調控的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他還強調,要將建立和完善差異化的調控政策體系。
正因為政府強調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是差異化的調控,所以,今年以來,包括蘭州、三亞、淄博、濟陽等13個城市發布了樓市調控的新政策。其中大連、淄博、衢州等地,差異化調控從“因城施策”升級為“因區施策”。
比如,3月21日,大連市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對住房限購進行分區調控。為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將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及高新園區列為限制區域。對大連市戶籍居民家庭與非戶籍居民家庭進行區分限購。在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方面,將中心城區單人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由45萬元下調至40萬元。但是,在此政策出臺之前,中國房地產協會發布中國房價行情顯示,大連3月房市平均單價為每平方米13,486元,環比上升1.52%,同比上升32.91%。大連的房價一年上漲了32%以上了,政府才出臺這種不痛不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對購買住房者“因區限購”,公積金貸款限購下降5萬元,不僅不能夠起到遏制房價上漲的作用,反之,還可能成為一種投資者住房購買的饑餓營銷。
還有,有報道稱,今年以來,這樣的差異化的調控,不僅大連在實施,而且阜陽、昆明等地出臺的調控政策表明,“限售”范圍進一步拓展。目前沒有出臺限購或限售政策的二線城市僅剩哈爾濱、呼和浩特、銀川、西寧、拉薩和烏魯木齊6城;更進一步的是,今年的樓市政策限售政策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及縣區。真是太好玩了,所謂的房地產嚴厲調控已經兩年多了,但是這些城市房價越是調控越是漲得快,如大連這樣,這是那碼子房地產調控,不都是各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饑餓營銷嗎?
而且從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所顯示,1-2月份國內的房地產銷售總金額同比增長15%以上,比銷售面積增長快于近10個百分點,可銷售住房銷售面積下降。這些情況都表明,中國房地產調控去庫存化早就成了一個笑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提了。而住房銷售金額在2016年及2017年高速增長這樣的一個大基數上,又出現15%以上的增長,也就意味著國內多數城市房價還在不斷地上漲。這就是政府房地產調控目的是要遏制房價上漲,但這種房地產調控則是讓不少城市的房價越調控越漲得快,開始是一線城市瘋狂上漲,現在則是蔓延全國各地房價普遍上漲,甚至三四線城市。比如,大連房價調控兩年后,其同比仍然上漲32%,并且現在還要出臺所謂的嚴厲調控政策,還說什么房地產差異化的調控。
另外,面對這種差異化的房地產調控,不少城市正在采取各種放松這些不痛不癢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比如,東部沿海的一些城市就以引進人才的方式,讓早些時候出臺的所謂限購政策放松。比如,這些城市新的規定,凡是大學畢業生到這些城市工作,就不受當地社保繳交年限的限制,沒有繳交當地的社保可以進入市場購買住房。比如青島等城市目前都在這些方面全面放松。而青島2017年房價同比漲幅則是全國較高的。
有人認為,城市內部各個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分化態勢明顯,根據不同區域的市場情況進行調控,將成為未來城市差異化調控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當前所謂的房地產調控差異化調控,而且這種差異化的調控越來越細化,看上去很美麗及動聽,但這些房地產差異化調控政策從根本上沒有讓房地產市場回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個市場定位上,各地政府的差異化房地產調控不是讓過高的房價逐漸回歸理性,回到消費為主導的市場,而且是不斷鼓勵投資者進入市場,讓各地房價不斷推高,全國的房價還在普遍上漲。房價推高后又出臺什么調控政策,以此來應對中央政府。這樣下去,肯定會讓全國的房價還有普遍上漲,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增加,而不是反之。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