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眼下,很多一二線城市都加入了“人才搶奪戰”,拋出了各種落戶、購房等優惠政策。但人才引來后,如何消化人才涌入帶來的住房市場沖擊,需要提前做好綢繆。
▲西安。
“還有房嗎?”“沒了。”連日來,關于西安“房荒”的新聞引發關注。據當地媒體報道,今年以來,西安房價上漲明顯,即便如此,仍舊房源緊俏、一房難求。在此背景下,部分區域還出現了開發商設置全款優先、捆綁銷售、捂盤惜售以及故意營造緊張氣氛等現象。
今年以來,西安連續3次放寬落戶限制。1月份,推行落戶申請在窗口一站式辦結;2月,又新增“一人落戶、舉家隨遷”政策;3月,西安以“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在線落戶”的舉措再次登上頭條,被稱為“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
戶籍上的放開,讓西安在這一輪搶人大戰中收獲頗豐。4月1日,西安市新發布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落戶西安人數達24萬余人,人口機械增長是2017年同期的11.5倍——對于以往在搶人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中西部城市來說,這一結果振奮人心。
“新市民”短期內大量涌入,自然帶來了住房需求的瞬時“高漲”。
根據目前西安的購房政策,本市家庭可以購買2套房,外地家庭交滿兩年社保可以購買1套。20余萬人落戶西安,意味著他們可以免除兩年社保的限制,直接擁有兩套房的購房資格。如此算下來,三個月直接增加的購房需求就有幾十萬套。
這還不包括西安九百余萬人口的存量需求。人才持續涌入的現實,無疑也在刺激著當地市民的預期,“趕早買”也成為市民的當然之舉。而根據西安市房管局公布的供應計劃,2018年西安預計推出的房源只有225509套。由此看來,短期內市場供不應求的確是目前西安的現實情形,房價上漲也不難理解。
但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短期內供不應求,顯然還不是致命傷。倘若部分房地產商和炒房者,借此刻意營造緊張氛圍,并在暗地里搞一些全款優先、捆綁銷售、捂盤惜售的小動作,無疑會讓這個原本失衡的房產市場雪上加霜,甚至會徹底擾亂市場的節奏。對于西安相關部門來說,不可不警惕。
3月30日,西安市房管局發布“公正搖號選房”通知,西安也邁入“搖號購房”時代。但據當地媒體反映,“雖有規范市場,保障購房者合法權益之意,但在具體操作上仍有不足。”
其實,短短三個月內,之所以有20多萬人最終把奮斗的坐標定在西安,除了工作之外,房價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標。到2017年底,西安平均房價為每平米10427元,在二線城市中,尚處于低位。可以說,西安承載著這些新市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期待。可房價上漲、無房可買的現實,儼然給這些如火的奮斗熱情潑了一盆冷水。
對于數年來一直較為平穩的西安樓市來說,對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缺乏充分的政策準備和實施細則完全可以理解。但既然“缺房”是現實,相關部門不妨再積極、主動一些,從加快庫存轉化、增加新盤供給、建設公租房、治理市場亂象、懲戒違規樓盤和炒房者等方面多管齊下,讓政策與市場共頻共振,穩定市民預期,避免因被動解決市場遺留難題而造成“無房焦慮”。
西安“房荒”事件對其他城市也是個提醒:眼下,很多一二線城市都加入了“人才搶奪戰”,拋出了各種落戶、購房等優惠政策。但人才引來后,如何消化人才涌入帶來的住房市場沖擊,需要提前做好綢繆:“既來之則安之”,一方面,提示“新市民”多一些耐心,通過租房等方式暫時解決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有關方面把人才招來,更要通過配套舉措解除后顧之憂,讓人才安心落腳。
說到底,“引才”并不是獨立的政策,涉及住房、就業、教育等方方面面,城市只有在綜合層面上為人才搭建起扎實的平臺,才能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