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輪波折,奧迪與經銷商之間的博弈暫告段落。這場長達近半年的戰爭最終以多方和解收場,經銷商的利益訴求終得滿足。
5月19日,一汽-大眾奧迪官方消息稱,奧迪經銷商聯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公司在北京根據“三亞聲明”中的訴求達成一致并簽署文件,為奧迪品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未來奧迪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全面深化奧迪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合作,并引入更多進口車型。
就在一周多前(5月10日),奧迪經銷商聯會在回復奧迪公司的致函中稱,奧迪不再承認與奧迪經銷商投資人達成的“90萬輛后重啟上汽奧迪項目”以及“未來一個新的銷售公司”下的一個網絡的共識。這則消息令本來在3月28日達成“三亞聲明”共識的奧迪與經銷商再生矛盾,其核心爭議點則在于上汽奧迪項目啟動后,是否建設同一個銷售網絡。
5月19日,奧迪全球市場和銷售董事馮德睿、一汽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秦煥明、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一汽-大眾奧迪事業部總經理任思明等人與奧迪經銷商聯會代表出席了談判,最終四方就成立上汽奧迪合資公司后建設同一個銷售網絡的意見達成一致。
此外,奧迪經銷商在“三亞聲明”提出的所有訴求也得到滿足。即各方努力確保2022年奧迪在華實現銷量90萬輛;第三方(上汽奧迪)不早于2022年1月在中國銷售;在中國一個銷售公司管理經銷商網絡,未來網絡標準的制定將由該銷售公司定義,且現有奧迪經銷商都將獲得該銷售公司授權;奧迪公司未來在中國銷售和服務的產品全部在當前的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在現有有展廳和服務區域提供銷售和服務。
德國奧迪與中國經銷商爭端始自其計劃在中國尋找第二個合作伙伴,2016年11月,德國奧迪和上汽集團(600104.SH)簽署《在中國制造和銷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并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自此,經銷商聯合開啟了與奧迪之間的博弈,幾經波折終達共識。
受上汽奧迪合資事件影響,奧迪在華第一季度銷量受挫,多年的豪車冠軍寶座就此被奪走,滑落至第三名。奧迪此次與經銷商聯會達成共識后,有助于奧迪在華各項業務回歸正軌。今年4月份,奧迪銷量回暖達4.6萬輛,不過仍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