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福特汽車宣布已經開始在中國測試帶有車道中央保持輔助功能的先進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希望幫助駕駛者從容應對交通出行挑戰(zhàn)。這是福特第一次向中國消費者闡述它的自動駕駛技術理念,為此福特專門在位于上海安亭的國家智能網聯(lián)汽車試點示范區(qū)封閉測試區(qū)內,向中國媒體測試、展示了其智能互聯(lián)和自動駕駛相關技術。
智能互聯(lián)和自動駕駛被認為是與新能源動力系統(tǒng)變革等同的汽車行業(yè)的又一大顛覆性技術。在這一領域,各大車企和零部件廠商都早已摩拳擦掌投身其中,只是各家實現(xiàn)這一技術的路線和模式不盡相同。
而早在兩年前就宣布將從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向汽車制造和移動出行公司轉型的福特汽車,雖在智能互聯(lián)和自動駕駛以及移動出行方面頻頻布局,但它很少與中國消費者分享其相關信息。
這并不表明,福特會放棄在中國市場投入智能駕駛技術。據(jù)了解,福特今年宣布在華投入13億元人民幣,用于擴展和提升其在南京工程研發(fā)中心的車輛工程開發(fā)和測試能力,其中就包括自動駕駛新技術方面的測試。
就實際的應用來看,目前福特在智能互聯(lián)方面的一個動作是,將其在北美和歐洲市場已經成熟應用的車主服務系統(tǒng)“福特派”引入中國,用于提升客戶在用車過程中的體驗。
但是在更高級別的智能互聯(lián)和自動駕駛輔助方面,福特的動作并不明顯。在6月26日的“福特汽車駕駛輔助技術體驗日”上,福特對外揭開了它在智能互聯(lián)和自動駕駛相關技術上的神秘面紗。
此次福特主要測試了“交通擁堵輔助技術”和“V2X車聯(lián)技術”,分別通過在車輛中控臺上方裝載了外接軟件的一輛福特金牛座和福特銳界進行展示。
第一項技術是“帶有車道中央保持輔助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該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的功能在于,持續(xù)監(jiān)測前方車輛,自動調節(jié)車速以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同時,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中的Stop&Go自動跟車功能還可以根據(jù)前車情況的變化自動加速或減速,使車輛保持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而車道中央保持輔助功能則使駕駛者始終將車輛安全行駛在車道中間。這種測試目的在于模擬高速道路的實際駕駛狀況,減輕駕駛員的駕車強度。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前方有無車輛,裝有該技術的福特車輛都可以保持在車道中央。
不過,福特測試的這項技術目前還難以稱得上先進。福特更像是將現(xiàn)在已經普遍應用在量產車上的“自適應巡航系統(tǒng)”和“車道保持輔助”兩個技術做了一個簡單的疊加。
“我們一直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斷研發(fā)新技術以應對未來的交通挑戰(zhàn),我們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福特汽車亞太區(qū)產品開發(fā)副總裁韋盛廷(TrevorWorthington)如此表示,“我們目前正針對交通擁堵輔助技術的各項功能進行測試,這將有助于我們最終為駕駛者帶來更為愉悅的駕程體驗,從而讓他們的生活更輕松。”
言下之意,福特所測試的技術都是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fā)。據(jù)了解,福特目前已經可以實現(xiàn)的車輛輔助功能包括盲區(qū)監(jiān)測系統(tǒng)、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ǒng)、主動泊車輔助系統(tǒng)、ACS低速行車安全系統(tǒng)、前車廣角攝像頭、ACC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橫向來車警示系統(tǒng)、自適應前大燈、自動遠光感應調節(jié)系統(tǒng)、防炫光遠光燈等。而按照福特的意思,根據(jù)消費者需求將其中任意幾種技術組合起來便形成了一項新技術。
福特計劃測試的下一代輔助駕駛技術包括交通擁堵輔助、增強主動泊車輔助、遠程泊車、自行車檢測、緊急轉向輔助、逆行報警、后視廣角鏡頭、橫向來車預警及剎車輔助。而將這些技術疊加或集成,又將形成新的技術。總體而言,福特測試的技術在目前業(yè)內公認的自動駕駛“五級區(qū)分”中屬于二級(L2)水平,即通過多種輔助技術實現(xiàn)部分自動駕駛,而L3是有條件的自動化,L4是高度自動化,L5則是全自動化。
橫向來看,其他車企測試的自動駕駛技術早已經躍升至L4水平。就在一個月前,同樣的地點,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德爾福也進行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測試,而其水平已經達到自動駕駛L4水準。同樣的,寶馬、沃爾沃、奧迪等車企業(yè)早已做過相應測試,并且在目前的寶馬7系和沃爾沃S90等車型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已經量產搭載,在自主品牌中長安汽車也早在去年完成了2000km無人駕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