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段車禍視頻發布在網絡上,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在視頻中,一名小女孩蹲在空地上玩耍,突然被一輛紅色小轎車撞倒。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開車的司機正是小女孩的父親。
當日下午,都江堰市公安局證實,視頻中的一幕發生在30日下午,小女孩在到達醫院后,已被確認死亡。肇事司機確為女孩父親,在現場目擊了全過程的還有小女孩的婆婆。
經初步分析,小女孩的父親駕車從車位出來時,需要向右轉彎,蹲在地上的小女孩正好處于駕駛員的視線盲區內,“她爸爸可能是沒有看到”。目前,都江堰警方仍在對此事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汽車盲區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開車時候要留意到車上的這些盲區,只有小心謹慎的行駛,才能保障行車的安全。車輛盲區主要在哪里?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吧!
1. A柱、B柱、C柱盲區
一般轎車車身每側有三個立柱,其中前擋玻璃的兩側斜柱叫“A柱”,前后門的立柱叫“B柱”,后擋玻璃的兩側斜柱叫“C柱”,汽車上這三個立柱都是為了滿足汽車碰撞測試而加粗這三根柱子。不過這三根加粗的柱子,都是司機的固定盲區。
2. 前、后盲區
在引擎蓋前看不到的地方,以及車輛尾部低于車廂蓋的區域也是主要盲區。造成汽車的前、后盲區的原因與車身、座椅的高度、車頭的長度、駕駛人的身體等等都有關系。
3. 后視鏡的盲區
車兩邊的后視鏡只能看到車身兩側,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尤其從輔路到主路,從左后視鏡不能觀察到的車輛,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內側車道,很容易與正在最內側車道高速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
4. 固定物體盲區
在行人、自行車、汽車混行的區域,尤其是街道轉角,巷口、小區、胡同出口、立交橋樁后面等等固定的物體盲區,隨時都會出現行人,自行車或者其他汽車,容易發生事故。
5. 人為盲區
有些車主喜歡在車內的后視鏡上掛一些裝飾物,行車時,這些飾物不停晃動,造成了很大的盲區。所以建議車主們最好不要在后視鏡上放置小飾品。
6. 燈光盲區
汽車的前燈都是隨車頭同步轉動的,因此會比車輪的轉向“慢一拍”,在晚間就會構成一個“滯后到達”的盲區。如果車速過快,當燈火照射的時候車就可能撞到路邊的物體或者行人了。
開車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盲區,只有小心謹慎才能保障車輛行駛安全!(原標題:盲區再惹禍 父親駕車撞倒9歲女兒致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