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7日在上海發布的第41期《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小康家庭流動資產和不動產投資意愿均呈下滑態勢。
交銀財富景氣指數每兩個月發布一次,調查對象為核心城市稅后家庭年收入12萬元人民幣、非核心城市稅后家庭年收入8萬元人民幣的中國小康家庭。本期調查委托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進行,數據收集時間為五月份,共1840個小康家庭樣本。
2016年一季度,中國樓市呈現迅速回升態勢。隨著一系列樓市新政出臺,在一線城市樓市行情的帶動下,二線城市太原的開發商推盤量和新盤入市量大大增加,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業內人士表示,供應回暖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到去庫存調控的影響,另一方面,市場仍然受到剛性需求和首次改善型置業需求的強烈拉動。圖為3月5日,山西太原民眾選購商品房,該樓盤部分戶型已經售罄。
調查顯示,本期受訪小康家庭在股票投資上有所虧損,從產品投資收益表現看,股票、基金的收益相比上期跌幅較大,小康家庭預期流動資產投資意愿回落明顯,較上期下降了7個百分點。
據報告分析,4月中旬以來股市監管趨嚴、金融去杠桿力度加大、多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東的清倉式減持,加之各項股指下跌明顯,給小康家庭對未來流動資產的投資信心造成沖擊。當前小康家庭對股票和境外資產的投資意愿下跌幅度最大。
同時,小康家庭不動產投資意愿也繼續保持下行趨勢,本期下滑2個百分點。報告分析稱,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房地產稅法納入到2017年預備級研究論證項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市場預期、抑制房地產投機、改善購房結構的作用。由于近期房地產調控力度和范圍不斷擴大,北上廣等核心城市和南京、武漢、沈陽等非核心城市小康家庭的不動產投資意愿均持續小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