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每年2月13號定為“世界廣播日”。今年的世界廣播日主題活動吸引了近200位來自亞太廣播聯盟、歐洲廣播聯盟等國際組織和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廣播機構代表參會。全球專家們圍繞廣播與互聯網的媒體融合之道、廣播聽眾互動參與的創新、廣播與多元文化傳播等議題各抒己見。
對于“現在還有人聽廣播嗎?”這一疑問,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廣集團總裁王建軍表示,SMG Radio目前擁有13套頻率,占有上海廣播市場86.3%的份額。“2016年有1518萬人收聽過SMG Radio,每人每天收聽時間為71分鐘,這足以說明廣播仍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高質量的內容永遠是王道。”
把握好“變”與“不變”的關系是融合轉型的關鍵。王建軍認為,變化的是時代、市場和消費者,不變的是廣播堅守自己基礎資源和核心能力。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臺長趙衛東也持同樣看法。他表示,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信息傳播渠道與方式,進而改變了傳媒行業的生存邏輯和運行規律。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胡正榮以去年廣告市場的數據為例稱,在幾乎所有傳統媒體的廣告都在下降的同時,廣播的逆勢上揚非常值得關注。同時他還預測,聲音將會是互聯網下一個最大的入口。
阿基米德作為SMG旗下的廣播支柱,其CEO王海濱表示,在廣播這一交互平臺上,用戶的參與大大超越了以往的熱線電話和發送短信的層次,已然變成了節目生產當中重要的環節。而交互參與都是有目的的,即是獲取用戶感興趣的信息。另外,所有用戶的參與還會極大地改變節目本身,使“節目”變成千百萬人同時生產。王海濱坦言,正是由于互聯網的出現,才使得廣播人有機會做出當下極具創造力的節目,使得廣播行業能夠順應大趨勢與時代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