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價不斷下降,5月一度跌破13元/公斤。生豬養殖企業5月銷售價環比大幅下降,銷售業績基本依賴數量增長支撐。不過,豬價走低大幅降低屠宰行業成本,部分養殖企業開始布局屠宰、生鮮等下游業務,以期緩解豬價帶來的不利影響。
生豬銷售業績下滑
生豬價格在5月經歷一波快速下跌。搜豬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全國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跌破13元/公斤,接近12.88元/公斤,單月下跌幅度達12.02%。而“五一”期間,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為14.64元/公斤。
豬價的快速下跌,養殖企業生豬銷售均價普遍下降,銷售業績全靠數量增長支撐。 雛鷹農牧 6月8日發布的5月份生豬銷售情況顯示,公司5月份銷售生豬19.04萬頭,實現銷售收入2.92億元。其中,商品肉豬銷售量為13.47萬頭,普通豬銷售均價13.82元/公斤,環比4月下降8.05%,銷售收入2.37億元。
牧原股份 5月銷售生豬52.7萬頭,銷售收入為7.19億元。5月份,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3.46元/公斤,4月商品豬銷售價格為15.02/公斤,環比下降10.4%。
溫氏股份 5月銷售商品肉豬162.95萬頭,收入27.76億元,銷售均價為14.16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5.31%、-3.51%、-7.39%,同比變動分別為24.01%、-13.25%、-32.57%。
自2017年2月以來,溫氏股份生豬銷售價格持續下滑,5月銷售均價較1月銷售均價(17.55元/公斤)累計下滑近兩成。公司表示,5月公司商品肉豬銷量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業務規模擴大,商品肉豬出欄量增長。同時,受國內生豬市場低迷影響,銷售均價同比大幅下降,導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業內人士表示,豬價進入下跌周期,豬價低位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延續,養殖企業難以依靠生豬養殖業務復制2016年的業績高增長。
布局下游延伸產業鏈
牧原股份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2.5億元至15億元,增長16.56%至39.87%,增長速度較去年同期的2189.93%顯著降低。
以屠宰和肉類銷售業務為主的 雙匯發展 則對二季度的業績表示樂觀。公司表示,豬價保持較低水平,對終端肉類消費提升起到積極作用,預計生鮮品銷量二季度增幅將提升,全年預計實現兩位數增幅,利潤水平有所提升。
有養殖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5月份生豬價格下跌快,但豬肉價格基本沒變,養殖戶賣豬難,多數利潤被屠宰企業賺齲
分析人士指出,在豬周期中,與生豬價格相比,豬肉價格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小,豬肉價格的調整要滯后于生豬價格。同時,豬肉價格下跌有利于降低肉制品成本。
在此背景下,向屠宰及肉類銷售下游業務延伸成為不少養殖企業的選擇。以溫氏股份為例,公司表示,將加快生鮮網點在 珠三角 地區的布局,年內實現開業約200家生鮮門店;探索配套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物流配送體系和流通分銷管理系統。公告顯示,至4月底公司生鮮店開業門店約80家。
與生豬養殖業務的“公司+農戶”類似,溫氏股份生鮮業務采勸公司+店主”經營模式,主要經營生鮮肉類食品和加工食品,打造“禽畜養殖-屠宰加工-中央倉儲-物流配送-連鎖門店”的食品連鎖模式。
新希望 也在向食品端發力。在生豬屠宰和豬肉制品加工業務方面,“千喜鶴”和“美好”均為新希望旗下的肉制品品牌。其中,“千喜鶴”擁有750萬頭的屠宰產能。生肉屠宰業務方面,2016年新希望銷售禽肉、豬肉等各類生肉產品214.18萬噸,同比增加13.03萬噸,增幅為6.48%。公司表示,將在消費端優化產品結構,在屠宰板塊提升畜、禽肉食冰鮮品比例,力爭打造“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的產業協同。
專家表示,在豬價下行的情況下,屠宰業務盈利彈性大。養殖公司布局相關業務,將緩解豬價下跌對養殖業績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