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虛擬貨幣可以帶來快速的貨幣價值膨脹以及潛在的“一夜暴富”機會的時候,就很容易引起瘋狂。實際上春節期間在幣圈已經是暗潮涌動了。一些大佬們參與的微信群甚至成為一種“風向標”并引起了很多愛好者的追逐。仿佛進入到這個“中心”就很容易進行財富的快速疊加和增值。于是,市場的目光也被牽引著再次聚焦到區塊鏈本身,當然各種“幣”的消息也就甚囂塵上了。再加上互聯網巨頭、技術巨頭們也已經把自己的觸角伸到這個市場的時候,“先知先覺”的人也開始蠢蠢欲動不甘寂寞了。
畢竟在任何一個事務發展的初期也很容易生成第一批淘金者進而帶來自己財富的暴漲,很多人就是懷揣著這樣的期待和夢想殺進來的。只是區塊鏈,或者說當下的幣圈就真的能帶來這樣的財富堆積和一夜暴富的機會嗎?無論如何,進入到區塊鏈市場的巨頭們確實是越來越多了。有一種聲音說,如今的區塊鏈是萌芽時期的互聯網,不少企業都不愿意錯過,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風口,但萬一是機會呢,錯過了就后悔莫及了,于是參與,起碼在一定程度上的參與就成為布局的一種預期。于是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市場。
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布開放區塊鏈技術、騰訊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百度推出萊茨狗、網易推出網易招財貓、迅雷的玩客幣,這些項目都迅速的上馬。如今小米也開始招徠區塊鏈方面的技術人才。小米目前正在招聘資深區塊鏈開發工程師、服務端開發工程師,標志著正式進入區塊鏈領域。小米為該崗位開出了3-6萬元的月薪,還有大平臺、牛人多、期權鼓勵等職位誘惑,工作地點在小米北京總部。
比特幣等電子加密貨幣持續火爆,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各家企業紛紛投入其中,這本無可厚非。科技、藝術、法律、金融、開發、房地產、物聯網、保險等領域幾乎沒有不能玩區塊鏈的,這也說明這個市場的熱絡已經有點瘋狂了。即使在國際市場,對于區塊鏈技術情有獨鐘的也是巨頭云集。以微軟為例,早在2015年,微軟就在其公共云上推出了區塊鏈服務,并一直在為其添加新功能。微軟云的掌門人Guthrie說,客戶中已經有金融公司利用區塊鏈服務進行交易,他希望區塊鏈產品以及微軟推出的人工智能服務能夠幫助該公司在與AWS的競爭中起到作用。
區塊鏈讓無數“凌晨三點”的投資者興奮不已,一些人甚至想通過區塊鏈這一波翻身的機會,讓財富倍增,改變命運。這是一種瘋狂的表現,但也說明這個市場孕育著一種讓人夢想成真的機會。于是才有那么多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對于微軟而言,是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完成對AWS的超越。據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微軟已經在過去兩年中提高了市場份額,但仍遠遠落后于AWS,其市場份額為14%,而AWS則為32%。AWS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曾表示,AWS現在只是在區塊鏈技術方面“試水”,并表示該公司不會“因為公眾認為它很酷就構建技術”,并且,區塊鏈服務中幾乎沒有復雜的或引人注目的機器學習服務,而機器學習正是所有云供應商現在都在大量投資的領域,并且希望借此獲得擊敗競爭對手的優勢。
微軟在區塊鏈上的投入對IBM形成競爭壓力,畢竟IBM在區塊鏈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有報告顯示,IBM和微軟是早期的市場領導者,目前兩家已經占領了總規模超過7億美元的區塊鏈產品和服務市場的最大份額。據悉,60個IBM云數據中心將區塊鏈視為推動增長的首要應用。但是還不清楚IBM如何解決與區塊鏈相關的收入問題,因為IBM每個關鍵細分市場的收入(除了那些大型機)都在第四季度同比下降。由此可見,如果區塊鏈是推動IBM Cloud增長的頂級應用程序,那么它的增長速度并不會大幅增長。我們也關注到,微軟、谷歌和亞馬遜都在研發AI frameworks和AI編程模型。而這種區塊鏈的應用顯然是構建在自己產品基礎上的一種延伸,這是比較靠譜的。而某些打著概念進而瘋狂炒作的所謂的區塊鏈顯然就要避而遠之了。
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過分“迷信”比特幣以及區塊鏈帶來的各種“幣”圈的財富效應,也需要承擔必要的風險。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就表示,針對區塊鏈行業入場者越來越多的局面,薛蠻子稱區塊鏈行業到處都是空氣幣,想要一夜暴富很容易被割韭菜。這一點,倒是值得謹慎對待的。不能迷信所謂的巨頭,也不能迷信所謂的技術革命,其實當一種新興的技術或者模式開始出現的時候,也會伴隨著更多的泥沙涌現,當市場經過第一輪的洗禮之后,我們也才能看清楚到底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