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本書主要介紹了會計中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重在規范從業者的道德思想。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1)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會計法》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簡稱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簡稱注冊會計師法).
(2)會計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并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并經國務院批準發布,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如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總會計師條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內容。
(3)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會計部門規章是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并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辦法,如以財政部第26號部長令簽發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和以財政部第33號部長令簽發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等.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并發布的制度辦法,如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的38項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4)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