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調控趨勢而言,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樓市調控長短結合的節奏不變,長效機制更深入著眼于優化與房地產市場長遠發展相匹配的頂層設計,不但表現在住房發展規劃落實,住房和用地供應結構調控,更是在住房租賃市場以及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上得到體現。而在落實長效機制的基礎上,短期調控力度依然從嚴,針對需求端限購不會放松,但針對首套房支持性政策或將強化,針對改善型需求的限制政策有望出現松動,總體依然會體現“房住不炒”,即在打擊炒房的同時更注重對剛需人群的保障。盡管“穩定”已成共識,但業內對“量價”預測并不一致。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一線城市供應明顯增加而房價預期松動,預計成交量受低基數影響低位回升,而價格繼續小幅下調的可能性較大;二線城市內部行情周期輪動,其整體市場調整幅度將相對緩和;而多數普通三四線城市在各線中需求的支撐基礎最為薄弱,在市場調整周期其面臨的壓力較為嚴峻。
張波則認為,城市分化加劇,不同城市間的市場變化將呈現明顯差異。一線城市價穩量降,2019年一線城市的降溫更多將體現在成交量減少,尤其是二手房成交量將可能長期持續在一定較低水平,但成交價格繼續下探的空間有限。二線城市中的部分熱點城市降溫可能加速,不排除部分樓市房價出現較為明顯的波動,而更多二線城市將呈現緩慢降溫趨勢。三四線城市的分化將在2019年表現尤為明顯,值得關注的是,已完成“去庫存”的城市,在因城施策的指引下會對樓市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成交量也將迎來進一步下降。
“未來五年,住房市場就是‘大穩小亂’的格局,全國整體趨穩,是謂大穩,地方動作不一,是謂小亂,但不會再有火熱的盛夏,也不會有冰冷的寒冬,各地逐漸形成難漲難跌的市場預期。”這是歐陽捷更為中肯客觀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