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到底有沒有次貸危機。沒有。而Home Capital危機倒是千真萬確的。Home Capital是加拿大最大的非銀行類房屋貸款供應商。自今年4月19日起,加拿大安大略省證券委員會(OSC)指責(Home Capi-tal)及其高官誤導投資者使其在不了解條件情況下申請住房貸款。該消息傳出后引發該公司股票價格暴跌,自4月19日至5月中旬,股價累計下跌62%,并進而引發銀行,抵押貸款公司等周邊股票的連鎖反應,如同期C IBC股價累計下跌2.6%,抵押貸款公司Equity GroupInc更累計跌了25%,加拿大最有影響的全國性報紙“環球郵報”稱,這表明恐慌在蔓延。當年曾因做空兩房一舉成名的華爾街大空頭科爾蒂斯(Marc Cohodes)在日前公布的一份材料中更指出,加拿大由低收入家庭申請的房貸比重已增至18%,兩年來漲了38%,其中溫哥華同期增長25%至39%,多倫多同期增長53%至49%,這就是風險和泡沫。照段子的解讀,這種情況和2008年美國肇源,加拿大僥幸躲過的次貸危機如出一轍:窮人拿到高杠桿的房貸,迅速堆積起風險和泡沫,然后便是泡沫破裂和風險肆虐了。
然而加拿大此次的情況真的和08年美國次貸具有可比性么。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引述專家分析指出,加拿大房屋貸款相對保守謹慎,2008年后更加強了風險防范,取消了零首付貸款,次貸基本上不存在。Home Capital這次中招,實際上是聯邦,省兩級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溫哥華,多倫多等地區一路高企房價,收緊對房貸機構管理引發的連鎖反應,市場機構投資者擔心這種措施會對房貸機構不利,因此長線看空,加上加拿大房價連漲10年,房主,潛在買家和從房地產中獲利的公司都懷疑能否持久,OSC的行動只是點燃了導火索。分析家們進而指出,此次Home Capital危機之所以十分兇悍,和短線機構,甚至主力借機放大消息面反復炒作有關。他們表示,短線有許多做空機構利用對Home Capital不利的消息反向賺取差價,更要命的是,Home Capital是許多大銀行,大機構鎖定持股的,當該股票大幅下滑,不少機構要么選擇減少持股,要么就不得不反向操作止損,這些都加劇了股價的下滑,并引發更大恐慌,形成惡性循環。
分析家進而具體指出,CIBC就是其中一員,他們逆向增持股份,彭博社消息稱4月30日他們的持股從3月底的246萬股升至969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超過了多倫多Turtle G reek資產管理公司,而后者和Q V投資公司這兩個原先的大股東則扮演了做空砸盤的角色。一度,加拿大獨立抵押貸款融資公司MCAP收購Home Capital的消息讓股價大幅反彈,但隨后這被證明又是短線客炒作,MCAP不但無意收購,反倒早就給Home Capital定下賣出的評級,于是股價回頭更猛烈地下跌———這些翻來覆去的折騰,無疑給過江龍提供了短時間內來回做差價的空間。
或許是華裔朋友圈的段子終于驚動了商業銀行,讓它們覺得這種段子滿天飛的狀況絕對不可持續,5月25日,RBC和CIBC同日明確表示,Home Capi-tal危機不構成對加拿大金融的系統性風險。RBC的CEO麥凱(David McKay)表示,Home Capital僅占抵押房地產按揭市場比例的1/100,如果Home Capital繼續遭遇資金問題,完全可通過對其他貸款人的再融資加以解決,目前的相關擔憂缺乏實際理由,更多是高房價背景下的信心不足。CIBC的CEO道蒂格(Victor Dodig)表示,近幾周來市場對Home Capital危機的擔憂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Home Capi-tal所面臨的問題不能被擴大化,這并不代表加拿大房地產市場或加拿大更廣闊層面的經濟體系存在什么問題。他強調加拿大無論如何不可能爆發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