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陣營在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中連續獲勝,將影響法國乃至歐盟今后數年的政治和經濟走勢,總體上將呈現政治上走中間路線、經濟上企穩求進的格局,也為馬克龍陣營放手施政創造了有利條件。當然,馬克龍陣營也面臨著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如何兌現競選承諾、如何使其經濟政策和綱領產生實效、如何推進改革措施、如何引領歐盟改革進程,都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與勇氣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已經結束,法國總統馬克龍代表的“共和國前進”和中間派政黨“法國民主運動黨”組成的聯合陣營民意支持率大幅領先,在首輪選舉中獲得32.2%得票率,有望斬獲國民議會總數577個議席中的400至445席,穩超占據議會多數席位所需的289席。此次選舉對法國和歐盟經濟的深層次意義和影響,值得分析與回味。
首先,此次選舉將影響法國乃至歐盟今后數年的政治和經濟走勢,總體上將呈現政治上走中間路線、經濟上企穩求進的格局。馬克龍陣營在贏得總統大選后又下一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國當前的社會思潮和民意,也反映出歐盟其他國家民眾的主流意愿。即,擯棄激進主義和民粹主義,希望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鞏固歐盟團結并推動其改革進程。
在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中連續獲勝,表明馬克龍陣營及其執政理念獲得了法國人民的認可,法國人民愿意給馬克龍陣營一次機會,讓他們帶領法國改革與發展。因此,馬克龍陣營的執政理念代表了法國今后一個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方向,考慮到法國在歐盟的重要地位及馬克龍與默克爾相近的政治、經濟觀念,這種執政理念不可避免地會對歐盟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馬克龍陣營在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大幅領先的消息公布后,歐洲金融市場立刻有所反應,歐元小幅上漲,外界對法國和歐盟發展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的趨多,提升了歐洲經濟的景氣指數。從更廣范圍看,馬克龍的此次勝利對法國和歐盟經濟或將產生較大推動力。
其次,總統和議會選舉上的“雙重勝利”為馬克龍陣營放手施政創造了有利條件。馬克龍雖然在5月的總統選舉中獲勝,但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共和國前進”及其同盟并未取得議會優勢,各界對其施政前景尚存疑慮。此次議會選舉大勝對馬克龍至關重要,不僅讓其坐穩了總統寶座,也為其今后施政掃清了議會立法方面的障礙。馬克龍在競選總統時承諾,要將法國的財政赤字水平降至歐盟規定的占GDP3%的目標之下,將企業稅率從目前的33%減至25%,削減12萬個政府崗位,將失業率從目前的10%降至7%。這些良好愿景如能實現,將對法國經濟產生強力提振作用。如果馬克龍陣營把掌握的行政、立法等執政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沖力,預計未來法國將迎來發展與改革交替發力、老矛盾與新辦法相互較勁的經濟發展態勢,并有望外溢到歐盟其他國家。
第三,馬克龍陣營前路艱險,任重道遠。馬克龍當選總統前,法國經濟積弊重重,復蘇乏力,疲態已現,仍徘徊在低增長區間。此外,法國政府在勞動法、稅制和財政預算等領域的改革也面臨巨大阻力。從歐盟的情況看,經濟整體復蘇勢頭較弱,經濟增速也在低區間徘徊,復蘇前景存在較多不確定性,還有多個可能進一步放大經濟危機的潛在風險點。在如此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馬克龍陣營將不得不面對理念與現實之間的反差,包括如何兌現競選承諾、如何使其經濟政策和綱領產生實效、如何面對和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如何推進改革措施、如何引領歐盟改革進程,等等。可以說,這些挑戰和難題都考驗著馬克龍陣營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