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網站報道,在美國,大多數人都處于財務不穩定的狀態中。一半的美國人沒有為退休做任何儲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總存款都在1000美元以下。
根據2016年GOBankingRates的調查,在美國35%的成年人只有幾百美元的儲蓄,34%的儲蓄為零。只有15%的人擁有超過10000美元的儲蓄。
作為對比,以下是專業人士給出的儲蓄建議,也就是在多少歲的時候應該有多少儲蓄:
20多歲:設法將25%的收入用于儲蓄;
30歲:擁有相當于年薪的儲蓄;
35歲:擁有相當于2倍年薪的儲蓄;
40歲:擁有相當于3倍年薪的儲蓄;
45歲:擁有相當于4倍年薪的儲蓄;
50歲:擁有相當于5倍年薪的儲蓄。
專家還強調,至少能擁有足以滿足三到六個月支出的應急資金,以應該可能遇到的醫療危機或裁員。然而金融大王蘇茲?奧爾曼認為,這仍然是不夠的。
奧爾曼上周在邁阿密召開的eMERGE技術會議上直言不諱地表示,提供上述建議的人是“白癡”,滿足三到六個月支出的應急資金是不夠的,至少要有8到12個月的生活費用存在銀行里。
她說:“回到2007年…… 你失去了你的工作,你失去了一切。如果你在科技行業工作,而所有的科技初創企業都在裁員。”沒有人有錢用于投資,沒人想碰任何東西,沒人想IPO,因為當時的證券市場正在下跌,你找不到任何工作。你會認為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找到另一份工作嗎?或者你認為需要六個月就找到另一份工作嗎?”
她接著表示:“這不僅關乎經濟。如果你生病了呢? 如果你被車撞了呢? 在這個世界里如果發生了什么瘋狂的事情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瘋狂的世界中。你能擺脫瘋狂的唯一方法就是給使自己安全。”
工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和自己能做什么,二者之間的差別可能就是如此多的美國人經常會感到自己儲蓄不夠、陷入財務困境的原因。Bankrate對“自己最大的財務錯誤”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6%的受訪成年人希望自己能為退休、緊急支出或者孩子的教育費用支出更多一些。他們在此方面感到很遺憾。
建立一個穩健的應急基金,想一想如何掙更多的錢,如何少花錢。試著要求加薪,因為那些試圖爭取更多收入的努力通常都會成功,或者在家里開始創業。制定每天應達到的目標,比如每天在一個帳戶存放一定數量的現金,即使只有5美元。
同樣,看看在自己的預算中存在可以擠出的“水份”。 設法減少對昂貴物品的支出,比如住房和交通,這會給自己帶來最直接和重大的好處,不過也有些人會通過放棄喝咖啡等小事來減少支出。盡可能縮減開支,并讓儲蓄變為自動行為。讓錢直接進入銀行,所以你甚至沒有花錢的機會。
最后,讀讀有關儲蓄技巧的書籍也能幫助人們實現這一點,最終使人們感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