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以來,A股港口航運板塊展開小級別反彈,迄今漲幅7.2%。
據介紹,港口資源整合是本輪行情發動的主要驅動力。其背后,包括“一帶一路”、雄安新區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江蘇省港口整合等多種政策利好。
然而,從基本面來看,市場對航運板塊依然存在較大分歧。
國際市場運費看漲
上周干散貨BDI收于870點,周漲2.2%;油運VLCC TD3 TCE收于20107美元/天,周漲15.4%。集運SCFI收于827點,周跌1.3%,其中歐線運價882美元/TEU,周漲0.2%,美西線運價1092美元/FEU,周跌4.7%。
在日前英國公司開展的一項市場調查中,受訪者被要求估計未來12個月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52%的受訪者認為BDI將達到1000至1499之間,而25%的受訪者認為可能在1500和1999年之間。
在散貨船領域,預期運費走高的受訪者比例上升了14%,至58%,是3年來的最高點;集裝箱船領域,預期運費上漲的受訪者由31%至46%,而預期箱船運費下降的受訪者則從減少了6%,至12%。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世界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低迷的油價、運力結構性過剩等因素都加大了市場對樂觀前景的不確定性。
花旗方面表示,宏觀經濟正在改善,上半年無論環球貿易及中國本土需求增長亦勝預期,相信下半年趨勢持續,因為已發展國家消費者信心改善,對集裝箱需求增加,帶動鐵礦石及煤進口增長,預期下半年,波羅的海干散貨運指數回升。
需求端壓制明顯
從國內A股市場來看,和BDI指數直接有關聯的板塊主要是港口板塊、航運板塊、鋼鐵板塊和煤炭板塊。
寶城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今年3月底BDI指數達到今年以來的高點,但4月份開始走弱,要警惕A股港口、航運、鋼鐵和煤炭板塊出現調整,甚至擴大至整個周期性板塊。原因在于BDI指數是經濟景氣度指標之一,補庫周期結束,一些周期性板塊財務指標會走弱,因此有調整的風險。而從期貨角度來看,通過做空部分黑色品種來對沖股市中煤炭、鋼鐵板塊個股下跌風險也具有可行性。不過,個股走勢不僅取決于利潤,還有流動性和概念炒作,需要采取相對應的策略。
4月初以來BDI指數的持續較大幅度下跌,與鐵礦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大宗商品市場運輸需求相對低迷密切相關,與上述大宗商品價格相對疲弱也密不可分。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來看,BDI大跌與鐵礦石、動力煤、焦煤、焦炭、豆粕、菜粕等有關商品期貨價格下跌有較明顯的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