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8月29日下午最新國際要聞:網絡虛擬空間里的數字加密貨幣ICO(數字資產首次發行)正越來越狂熱。在ICO狂熱的背后,監管的步伐也隨之而來。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證監會近日發布關于謹防ICO騙局的警告。美國證監會投資者教育辦公室向投資者預警,部分聲稱與ICO有關或者聲稱正在進行ICO發行的公司,可能存在詐騙。欺詐者通常會利用新興技術的誘惑,來使潛在投資者將錢投到騙局當中。這些聲稱擁有ICO技術的公司,可能存在“拉高出貨”和“市場操縱”的兩種欺詐可能。
這是美國證監會可能會提高對數字貨幣監管審查級別的最新信號。就在不久之前,美國證監會已經叫停了四家場外交易公司的ICO發行。而在7月初,美國證監會還曾表示,他們對火爆的ICO市場具有監管權。通過出售電子資產來募資的公司必須遵守美國聯邦證券法,發行人必須向政府登記,電子貨幣交易所也一樣。
其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此前也發布通知,如果數字代幣“構成根據《證券和期貨條例》第289章監管的產品”,則此數字代幣的提供或發行將由MAS監管。
近來,ICO市場十分火爆,融資速度甚至讓IPO都望塵莫及。今年6月26日,一個名為Block.it的項目團隊開始了他們的ICO,這是一個在區塊鏈上做操作系統的項目,他們的代幣叫做EOS。到了7月1日,該公司宣布五天內融資了價值1.85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金融研究機構Autonomous的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新興科技公司通過ICO融資了近13億美元,2016年全年融資規模還只是突破2億美元。
國內融資額最大的ICO項目是今年3月發行的量子幣,從全球區塊鏈極客群體里換取到價值1500萬的比特幣和以太幣。有分析人士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是技術內行人,一些投資者只是選擇“跟風”,但一些ICO項目亂象頻出,暗藏巨大的風險?;饚艆^塊鏈研究中心表示,目前ICO項目的監管難點主要包括發起融資的機構沒有審核機制,融資金額與項目發展需求是否匹配難以評估及監管。其次,目前進行ICO融資的部分機構不會主動披露資金使用情況,目前也沒有針對ICO項目的資金披露法則,對項目發展進程及資金去向難以監管。最后,ICO項目多為全球化項目,目前較難實現對國外項目的跨國監管,參考英國實行“沙盒監管”可能是有效的路徑。
獲取更多財經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原標題:美國證監會警告ICO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