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不管在亞洲還是世界上。制造業都有著很高的贊譽。其從上世紀的90年代就進入我國市場,并在電子產品領域牢牢的占據著我國市場主導地位。讓眾多國產廠商無力與之競爭。而面對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韓國企業更是把發展重點都放在中國。
雖然2017年,隨著xx事件的持續發酵。我國開始抵制韓國貨。但據韓國統計,前10個月,韓國對我國出口額仍然增長了13.4%,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小編真的想問一句,眾多國人難道真的離不開韓國貨嗎?
回歸正題,多年來,我國向韓國進口的最多的就是芯片類產品。據統計2016年我國進口芯片共花費1.5萬億元,這個數字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國進口石油的花費。而韓國占據著我國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見,長久以來,中國在芯片方面仍然是毫無起色。而只要我國的芯片無法自主生產,就會長期花費巨額資金購買韓國貨。
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我國芯片制造企業可以說是日以繼夜的研發。終于,就在近日,我國航天科工集團高調宣布,已經完成2萬臺國產龍芯的終端部署工作。這無疑于讓韓國的經濟雪上加霜。在這之前,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和企業個人的計算機上采用的處理器、操作系統絕大部分依賴進口。甚至飛在宇宙的航天器和火箭軍的導彈都要使用外國芯片。這給我國國家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一旦被芯片和操作系統制造企業利用后面攻擊,后果不堪設想。而我國這次2萬臺龍芯終端完成部署。說明龍芯在技術和性能上已經完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放心的進行使用。如此大規模的換裝,是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的芯片將不再依賴進口。
不僅如此,2萬臺龍芯的部署只是一個開始。還有芯片cmp拋光墊技術的突破,世界最寬幅,納米銀,導電膜,生產線在我國建成等等。讓韓國和西方國家目瞪口呆。
對此,美國媒體對此評價到“中國在芯片領域的突破,打破發達國家多年的壟斷局面,可想而知,未來國際上的芯片價格會快速的下降。直至變得不值錢。2-3年內,西方國家將至少損失2萬億美元。美日韓主導的對中國芯片封鎖再次以失敗告終。而韓國主導了中國芯片市場多年,卻沒有在事前發現一絲一毫的動向,實在是太過愚蠢,明顯辦事不力。”
中國在小小芯片上的突破,不僅使眾多發達國家損失巨大,也讓中國終于有實力與西方叫板網絡安全。被西方壓制了多年的短板終于補齊。下一步,2025年隨著中國IPv6網絡的全球建設,根服務器落戶中國,在網絡上,中國超越美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