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財經 / 要聞 / 產業 / 國內 國際 / 專題 > 油價再迎五連漲,對經濟影響有多大?

油價再迎五連漲,對經濟影響有多大?

2018-05-24 14:37? 來源:不執著財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不執著財經

image.png

就在本周五,我們將迎來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期。而多家機構預測此次油價將大幅上調,調價幅度約在每噸上漲220元到260元左右,有望創出今年油價最大漲幅。而若此次調整完成,國內油價將實現“五連漲”。

對此,有專家表示,隨著地緣政治因素和OPEC減產的執行以及中國、印度、美國消費增長的影響,未來若干年,國際油價將持續高位運行。而對于中國來說,高油價時代已經到來,未來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但是我們認為,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可能還要更復雜一些:首先,從供給端來看,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與俄羅斯簽訂了限產協議,而這樣的限產協議一時半會不會取消。此外,市場擔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后重啟制裁措施,伊朗石油出口量會減少。

同時,委內瑞拉政治經濟局勢動蕩,石油產量下滑遠超預期。今年4月,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已降至142萬桶/日,相比2015年大幅滑落近40%,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而委內瑞拉是世界石油蘊藏最豐富的國家,委內瑞拉降低了石油出口數量,會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上升。

再者,從需求端來看,進入2018年中國、印度兩國油品消費增長加強。與此同時,市場對特朗普的稅改落地,國際資本對全球經濟復蘇加快復蘇預期的升溫,以及今年美國將建造大量的基礎設施,這都會給市場一個國際油價將進一步上漲的預期。

image.png

最后,美國已從石油凈進口國家,一躍成為石油凈出口國家。根據美國能源部門的數據,盡管沙特和俄羅斯在對石油進行減產,但美國卻在增加石油產量。2018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了1000萬桶一天。所以,石油價格上漲,對美國經濟來說,并不一定都是弊,也有利。

事實上,看到國際油價上漲,美國并不是沒能力采取措施,完全可以加大對頁巖油的開采量,拋售石油儲備來穩定油價或者要求沙特等OPEC停止減產,從而達到要降低國際油價的目的。但由于國際油價高位運行能夠給美國帶來較大利益,所以,這次油價上漲也沒見到美國采取任何應對措施。

應該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用途廣泛,其價格變動會通過產業鏈傳導給相關行業,以此提高或降低相關行業的利潤率。粗略的劃分①上游行業是油氣勘探、開采等;②煉油加工、中間化工產品等屬于中游行業;③下游行業是指航空、航運、紡織服裝、輪胎、農藥等消費成品油或石化產品的下游行業。

其實,上游贏利主要受益于原油價格的上漲,石油勘探開采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同時一些替代品如煤炭、天然氣等開采的利潤也同樣隨著油價上漲而抬升,但相對受益程度肯定要弱于石油開采行業。

同樣,中下游行業就沒那么幸運了,將隨著油價的上漲而受到損害。如中游的化纖制造,下游的成品油消費行業如航空航運、紡織服裝和塑料制品行業都將因高油價而利潤率受到明顯影響。據測算,油價每提高10美元/桶,航空、航運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平均下降1.12和0.82個百分比。

image.png

國際油價上漲會對咱普通百姓有多大影響呢?從歷史經驗來看,2008-2009年,受到我國推出4萬億經濟剌激計劃和10萬億天量信貸的影響,中國經濟全面反彈,于是國內對進口石油需求開始上升,國際油價因中國需求而大漲。結果導致我國CPI和PPI也快速上行。

而這一次國際油價大漲與之前完全不同了,主要是受到國外地緣政治和主要產油國限產的影響。同時,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明顯,所以這次國際油價上漲對于中國來說,更多的是受輸入性通脹的影響。

image.png

如果國內油價在90-100美元/桶持續較長時間,那么CPI可能接近3%。屆時,央行會被迫收緊貨幣,這將會給國內的經濟和資產價格帶來一定沖擊。特別是目前處于歷史高位的房地產泡沫。

實際上,中國的成品油由于是受到發改委的調控,國際油價要影響到我國通脹率,將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而且油價漲幅也會受到嚴控。與此同時,當前像豬肉等占CPI權重較大的食品類價格仍然低迷,以及非食品項如醫療保健也趨勢性回落,這在很大程度上緩沖了原油價格上漲對通脹帶來的沖擊。

國際油價站上了80美元/桶,估計會持續維持高位運行。而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了調價窗口期,估計本周五油價大幅上調可能會比較大,這對于普通居民中的有車一族來說出行成本會攀升,而且對于運輸行業來說,可能成本會急驟抬高。還好中國油價漲跌因受到發改委的嚴格控制,成品油價格上漲要傳導到CPI,還需有一個滯后過程。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