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數據來看,產業資本出現大幅增持。從歷史經驗來看,增持是較精準的領先指標,券商人士認為,市場或在節后逐漸企穩,6月份應該沒有之前預計的悲觀。
市場短期企穩可期
從增減持的情況來看,5月以來,A股市場中二級市場重要股東合計凈增持接近13億元。與之相比,3月和4月凈減持金額分別為19.65億元和20.85億元。5月共有276只個股獲得凈增持,合計凈增持額度為152.21億元;而同期有167只個股遭遇凈減持,合計凈減持額超過139億元。個股方面,新日恒力、金科股份和康美藥業的凈增持額度最高,分別為16.07億元、14.80億元和10.96億元;相對而言,大華股份、爾康制藥和美的集團的凈減持金額最高,分別為12.83億元、11.50億元和10.56億元。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指出,從歷史上產業資本增減持的數據來看,其對于A股市場的走勢具有強領先性。其一,企業部門及其重要股東、高管比其他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的運行情況,因此這些股東可以更早對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情況做出判斷,當股東和高管們發現公司股票開始具備投資價值時,他們就成為市場上的價值發現者,并最先開始增持公司股票。其二,企業部門及其重要股東、高管的風險偏好,要顯著高于市場上其它參與者。風險偏好更高的企業部門在配置這類高風險資產時,擁有更高的傾向、比例和力度,而當相對于企業價值,其股票出現過度下跌后,企業部門的重要股東和高管比其它投資者也都更敢于“大舉抄底”。
徐彪認為,在本次新規出臺前,A股中已經出現產業資本增持的明顯跡象。未來在更多減持被新規限制后,市場短期的企穩和反彈可以期待。
次新股迎來反彈契機
據數據,2017年以來,A股市場中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限售股解禁數額較大。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杰認為,減持新規以及央行對流動性的最新表態,有助于緩解短期市場的恐慌情緒,6月股市可能沒有大家之前想得那么差。
招商證券指出,進入六月份之后,是中報的業績預期階段,只有業績估值比才是王道。從6月中旬開始,隨著銀監會現場檢查告一段落和銀行MPA考核準備臨近結束,金融監管帶來的影響將出現邊際削弱,此后流動性迎來邊際改善,風險偏好將會提升。因此,建議投資者聚焦半年報可能超預期的細分領域。
招商證券建議投資者關注兩條布局思路:一是周期品中供給受限的細分領域;二是消費升級,基于今年以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帶來消費增速同比明顯提升,具備消費升級屬性的(非地產相關)是另外一個業績可能超預期領域,例如品牌服飾、輕奢、游戲、影院、旅游、醫療服務和器械、零食等。
徐彪建議投資者關注央企建筑板塊,其中建筑行業中的大央企是混改預期較強的板塊,并且過去一個月的股價調整已經又讓估值回到可以配置的水平。同時,新規加入對于持有IPO股份的股東限制,3個月減持不得超過公司股份1%,這一限制有利于減輕次新股的解禁壓力,次新股過去兩個月調整超過30%,目前看已迎來不錯的反彈契機。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短期內新規有望大幅改變市場情緒,形成較強利好。中長期來看,白馬股、價值龍頭將獲得更多投資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