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近期的飆升引發諸多市場猜測,很多朋友詢問是否是因為穆迪下調了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導致國際做空勢力卷土重來,所以央行主動出手穩定市場。
其理由主要有二: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二者在時間上銜接得似乎天衣無縫。5月24日穆迪宣布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5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就展開升值行情。根據Wind數據,在岸市場當日飆升231個基點,離岸市場當日飆升248個基點,怎么看都像是央行在向穆迪秀肌肉。
其次,大幅升值可以有效遏制國際投機資本借穆迪下調中國評級的機會做空人民幣。有網絡傳言說國際投機資本計劃借穆迪下調中國評級之機做空人民幣,央行拉升人民幣一方面可以威懾國際投機資本,使其不敢做空人民幣,另一方面可以打爆存量的人民幣空頭,從而在增量和存量兩個層面打擊空頭勢力。
上述觀點不無道理,但筆者感覺,即使打擊空頭是人民幣此輪升值的原因之一,但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一是此次穆迪下調中國評級是否會導致投機資本大舉做空人民幣十分值得懷疑。評級下調對匯率產生巨大壓力往往發生于從“投資級”向“投機級”的跳躍中,或者發生在連續、大幅度降級的時候(例如當年希臘的經歷)。穆迪此次僅給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降了一個檔位,降級后中國仍在投資級,與日本在同一級別,距離投機級還很遠。這種投資級別內部的小幅度降級能否激發投機資本的做空動力本身就值得懷疑。
二是即使官方真的擔心降級會對匯率產生下行壓力,邏輯上也應該先觀察一下市場的反應。但25日人民幣啟動升值行情之前,境內外并未出現大規模拋售人民幣的情況,人民幣即期匯率也沒有出現大幅跳貶的壓力,境內外的日間波動并未出現明顯異常。此時央行即使要秀肌肉,究竟是秀給誰看呢?
三是即使需要秀肌肉也不需要連續升值來實現。打擊做空并不需要連續、大幅拉升人民幣,只要將人民幣的橫盤格局維持住就可以實現目的,或者小幅度拉升一點也可以實現目的。對于做空者來說,只要人民幣沒有貶值,其投機行為就是失敗的。當然,快速拉升人民幣的確可以令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或者其他高杠桿手段做空人民幣的投機者快速爆倉,從而起到嚴厲震懾的作用。但前文已經講過,在人民幣被快速拉升之前,市場上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做空跡象,此時快速拉升人民幣不但很難起到打爆空頭的作用,反而給了長期看空人民幣的人借助人民幣快速升值而低價購入美元的好機會。
四是國際投機資本做空人民幣的風險十分之大,做空不是嘴上說說那么容易。可能是媒體對于索羅斯等國際投機大鱷長期近乎神話般的宣傳,導致民眾往往認為投機資本是無所不能的,殊不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于全世界的大國貨幣來說,投機資本做空人民幣的難度即使不是第一,也絕對名列前茅。原因很簡單,小規模做空可能起不到足夠的效果,可大規模做空又找不到彈藥。
這是什么意思呢?
拋售人民幣的前提是手中要有人民幣,但一方面境外人民幣存量本來就不大,有限的人民幣資金大多數還掌握在中資銀行的境外分支手中;另一方面2015年開始,中資銀行對國外機構的人民幣融資受到嚴格監管。上面兩點原因使得國際投機資本很難獲得大筆人民幣,這從香港市場人民幣拆借利率經常短期內迅速飆升就可以看出來。
在沒有充足彈藥的情況下,貿然大舉做空人民幣實際上就是和人民銀行這個龐然大物做對賭。做國際市場投機的都是人精,這種高風險低收益的事情是不會有人輕易干的。
當然,話不能說絕,如果國際投機資本能夠確定自己可以借助輿論宣傳,煽動起大量民眾加入做空人民幣的大軍(就像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韓元、泰銖的遭遇一樣),那么做空人民幣的確是可能成功的。但看一看2017年結售匯市場大幅萎縮的逆差數據,筆者相信沒有哪個投機資本會如此樂觀。
總體來看,如果說打爆人民幣空頭是人民幣此輪拉升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既沒有必要性,也顯得用力過猛。打爆空頭可能是人民幣此輪飆升的一個客觀結果,但卻未必是飆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