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下屬的中國財富研究院5日舉辦的“如何看待穆迪下調中國信用評級”會議上,與會專家指出,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在5月24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下調一級至A1,是基于“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目前,中國經濟明顯呈現企穩向好態勢,同時債務風險總體在可控范圍內,不會出現債務危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中國財富研究院研究員張承惠認為,穆迪的評級存在誤判。一是穆迪高估了中國經濟對刺激政策的依賴程度,二是對中國政府債務穩定性的判斷存在著偏差,三是穆迪低估了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成效。事實上,穆迪的降級并未對中國產生較大影響。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富研究院研究員連平認為,中國總體負債水平并不高,并且對外負債的風險較低。中國的財政實力仍較雄厚,財政收支總體較健康。未來中國仍具有較好的潛在增長能力。
大公國際評級集團董事長、中國財富研究院研究員關建中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對中國的主權評級怎么能長期低于對美國政府的評級?世界經濟已是一個全球的信用經濟,應該共同構建一個新型的國際評級體系。
與會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對債務問題非常重視。中國政府的債務率大大低于大部分發達國家,中國經濟增長仍能維持中高速。
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主任、中國財富研究院研究員王軍指出,從增長率角度看,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會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中高速增長。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研究員羅里·麥克法夸爾表示,穆迪的調整不代表中國短期會出現政府債務違約或金融風險,對此最好的理解應是將它看做對中國政府債務壓力、中國當前經濟模式能否持續的擔憂。如果中國能深化改革,建立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這些評級機構就會對中國市場更有信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世界經濟論壇金融與貨幣體系全球未來理事會理事杰若明·澤塔梅爾表示,中國現在的經濟表現不僅強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強于很多發達國家。如果未來中國經濟能保持良好的勢頭,此前被下調的評級將重獲上調。至于穆迪為何選擇在這一時點調整評級,中國可以完全忽略,因為這只與穆迪自身的評級方法和體系有關。